厦门的“三规合一”工作不仅是规划的协调统一,更是城市管理流程、管理体系的再造。厦门以三规合一“一张蓝图”为基础,在全国率先构建起统一的业务协同平台。这个平台不仅可以大幅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还将成为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抓手,它更将成为城市探索“五位一体”发展新模式的制度支撑。 厦门日报讯(记者 殷磊 张明蕾)三规合一“一张蓝图”绘制完成后,厦门以此为基础,在全国率先构建起一个涵盖所有项目审批部门的统一业务协同平台,制定了一套透明高效的运行方案,要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城市发展愿景和转型目标。记者昨日从市规划局了解到,目前这个平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三规合一”编制工作,绘制出“一张蓝图”,让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达成“共识”。可是,要怎么样让这张蓝图“干到底”呢?在厦大城市规划系教授、市城市规划学会会长马武定看来,“一张蓝图”的绘制工作虽然繁杂,但难度并不大,是基础工作。打造“一个平台”才是“三规合一”的重头戏,是“三规合一”得以经世致用的关键。这“一个平台”指的是通过各部门空间信息共享,实现业务协同管理的平台,“它涉及具体行政审批操作上的全方位调整,需要各部门步调一致”。 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是厦门许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单位,公司工程部一位长期负责项目前期工作的总工程师这样评价目前的行政审批流程:“对我们来说,最折腾的事都在前期”。审批流程不合理、审批手段落后,不同部门在行政审批中互为前置、来回审批,常常让建设单位不得不在各部门之间疲于奔命。 厦门“三规合一”编制工作构建起的业务协同平台,初步实现了建设项目信息、规划信息、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的资源共享共用,可将全市涉及用地空间行政审批的事项接入该平台。市规划局局长赵燕菁介绍,通过这个平台,行政审批系统内实现网络互通,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建设单位“跑部门”变成了平台上的部门内部协调,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就像老牛破车换成了动车”。 以建设项目用地业务办理流程来说,目前的业务办理模式要经过6道环节,申请人要在发改委、规划局、国土局3个部门来回奔波。业务协同平台运行后,申请人只需将申请材料提交到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就可坐等审批结果了。审批时限也会大幅压缩,从项目立项申请到用地规划许可证阶段,审批时限从半年压缩到12个工作日。 厦门的“三规合一”工作不仅是规划的协调统一,更是城市管理流程、管理体系的再造。平台的建立,使过去的“被动审批”转变为“主动推送”,让民众在接受服务的同时,有享受服务的主人意识。马武定认为,厦门“三规合一”工作在做的,就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最终要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从这个角度来说,厦门走在全国“三规合一”工作的前列,对其他城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奠基人吴良镛曾为《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出指导性意见。前不久他在评价厦门的“三规合一”工作时指出,规划的终极目标,是改善人居环境,让人民生活得更好,开展“三规合一”工作,正是向这个目标迈进。厦门可以在产业布局、城市形式、城市结构等方面形成比较完整的范例。 下一步,厦门还将以“三规合一”一张图为基础,继续推进环保、海洋、林业、水利、交通、教育、医疗、农业等部门规划纳入空间发展平台,以业务协同平台为基础,继续推进相关审批部门的业务审批系统接入空间管理平台。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林荫新认为,这正是“五位一体”思路的生动体现。而厦门的“三规合一”之所以走得更规范和深入,首先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其次得益于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各部门能科学准确地把握厦门未来五年、十年的发展变化,做出前瞻性预期。 |
相关阅读:
- [ 09-02]福建复茂基地实施“英才计划” 创新“现代学徒制”
- [ 08-29]漳州供电公司:创新帮扶模式 促供电服务提速增效
- [ 08-28]市总工会设立盖军衔奖励金 自学成才和技术创新都可申请
- [ 08-25]焦作万方的“另类”金融创新
- [ 08-19]“点名道姓”让曝光更具威慑力
- [ 08-18]创新式营销 “有家”集约化家装耀眼中国
- [ 08-18]实现从“汗水式增长”到“创新式增长”的跨越
- [ 08-14]监管应正向激励而非阻碍创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