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2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吕寒伟 见习记者 刘承烺/文 陈巧思/图)一套出租的保障房,引出一人享有两套保障房,又查明他的家庭有其它房产,连环问题引发保障房管理的反思——保障房越建越多,人手不足、监管困难等越发显著,该如何更好地监管? 尴尬1 查多怕扰民查少怕漏洞 “查得太多,怕扰民,查得不严,有漏洞。”本报连日追踪保障房情况,一位管理人员坦言。 厦门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实行入住备案制度,这是社会保障性住房小区使用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建设部门要求对于每一户,物业每年巡查应不少于两次。 此外,保障性租赁房和保障性商品房不同,租赁房每三年签一次合同,三年再实行一次审核。 有市民认为,巡查密度不够,三年一审太少,应一年一审。市建设局保障办的负责人也担忧,查太多或引起有些居民的反感,比如香港的公屋是以“不扰民”为原则;查得太密消耗大量人力,不一定就有好效果,单以高林居住区为例,那里就有6000多户。 建议 采用人脸安全门禁 外地和厦门的部分保障房,为了加强小区的安全防范和管理,已经引进了人脸安全门禁系统。 2010年底,广州着手对三个保障房小区配备视频安防监管和指纹人脸识别管理。2013年12月起,厦门在虎仔山庄保障房使用人脸安全门禁,目前,高林有两栋尚未交房的保障房也采用了该系统,进出不用带卡,在一台机器前“刷脸”即可。 一位从事人脸识别技术的人士介绍,成都保障房试用的人脸识别系统更加先进,不需要用到“刷脸”机器,摄像头会自动抓取人物的脸部特征进行判断。 |
相关阅读:
- [ 07-05]集美出租房将推广“门禁通” 可与住户信息相关联
- [ 06-20]岩城:门禁卡莫轻易外借 警惕被“克隆”
- [ 06-12]福州枫丹白鹭小区百个门禁 一个密码“打通关”
- [ 05-04]厦门寨上社区装400个指纹门禁 嫌疑人等自动搬离
- [ 03-14]“5元门禁卡收100元”是无奈非智之举
- [ 12-02]不少小区门禁成摆设 存在未启用、故障多等问题
- [ 11-19]岂能让业主成为物业公司的“下酒菜”
- [ 09-29]各级机关不得私设门禁 厦门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