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街道的好意,却给老人们带来烦恼 建议 改变工作方式,多听听老人的意见 厦门日报讯(见习记者 谭欣妮)重阳节前,街道组织人员给老人送慰问品,本是件暖心的好事,但有老人打进本报读者热线“倒苦水”。这是怎么回事?记者对此进行走访。 老人不能吃甜食 收到饼票用不上 “老人家怕血糖高,不敢吃太甜,平时都买无糖食品。谁知道街道送来饼票,那么甜的糕点,我们可吃不了。”说起去年重阳节收到的饼票,刘爷爷一脸无奈。“要在指定的饼店兑换饼票,还只能买糕点,不能买其他产品。”他最后只好把饼票送人,心里挺遗憾。 “我们只是想有多一点选择。”刘爷爷说,“老年人无非想要两种东西,吃的或是用的。”他想赶在今年的重阳节慰问品下发之前,给街道提建议,“街道也是好意,如果能在采购慰问品之前听听老人们的意见,事就能办得更好。” 居委会征集意见 没多少老人回应 记者联系开元街道办。有关负责人说,今年要发什么慰问品,他们还在征求老人的想法,“我们会参考各个居委会提交上来的意见。”记者联系了开元街道办下属的四个居委会,得到以下答复: 一种方法是以小组为单位,让组长询问每位老人的喜好。据记者了解,为了便于管理,居委会一般会按住址远近将老人分为若干个小组,组员从二十人到五十人不等,每组有一个小组长。上门发东西、征求意见,都是小组长的职责。 另一种方法是,在公告栏里贴告示,让有意见的老人致电居委会,说出自己想要什么。至于目前征集到多少意见,“没有几位老人打电话给我们。”其中一个居委会的负责人说。 征求意见要落实 列出选项供选择 一方想征求意见,另一方却沉默了,这种“两头累”的情形要如何改善呢?开元街道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改进征求意见的办法,尽力落实到“最小单位”。组长要尽量到每个老人的家里去走访,把意见反馈给居委会,再提交到街道办。在征求意见时,能否列出多种选择?记者的建议,得到该负责人的赞同。 手记 好事要做好 还得多动脑 无论是这张让老人感到遗憾的饼票,还是那张让家长担心的交费单,出发点其实都是善意的。但引发的问题让人思考:为何一件好事做着做着,便成了有点别扭的事?出发点与结果之间为何存在着巨大的落差? 仔细一想,是因为出发点与结果之间,少了一座叫“方法”的桥——好事要做好,还得多动脑,得会总结,得够缜密。 “众口难调”,这是让不少负责退管事务的工作人员感到纠结的问题。正因为“难”,才更需要想办法。老人们希望有人听听他们的意见,希望能有所选择。如果工作人员能在认真倾听之余,提供不同的选项给老人,让老人们真正感受到心意,或许“难调”的众口,也就调过来了。 交费单的事,其中就有考虑不周的因素。家长的担心,就在于个人账户和没有公章。使用个人账户已经不对,交费单上连公章都没盖,更让人担心——做法不缜密,好心也会变味。 |
相关阅读:
- [ 08-27]霞辉老年安养中心迁址 部队官兵帮50多名老人搬家
- [ 08-27]79岁康老伯回漳寻当年妻儿无果 将暂住漳州救助站
- [ 08-26]八旬老人迷了路 爱心接力送回家
- [ 08-26]斑马线处豪车撞倒依伯 女车主帮撑伞路人齐救援
- [ 08-26]厦门一85岁老人夜晚迷路街头 边防民警接警后送回
- [ 08-24]漳州79岁老人离家近50年 想见见当年的妻儿
- [ 08-24]狠心儿子弃六旬父亲不顾?追踪:老人已被接回家
- [ 08-20]厦门一老人带小孩睡路边影响交通 被民警送回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