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教期间 朋友从市长到小摊贩 英健1988年到厦大新闻传播系任教,现在看,不能将她等同于普通的外教——某种意义上说,这位在信息传播沟通领域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美国教授,是将传播学引入中国的先行者之一。当时的中国,对“新闻传播”还知之甚少,甚至不少人误认为是“船舶”。 每年暑假回美国,英健都要搬回一大堆传播学的最新资料,再复印给学生。她的学生前几年还说,那一本本复印的英文教材,受用至今。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位脸颊有两团奇异的绯红的美国老师,也给中国式课堂带去不小冲击。她教的课,靠死记硬背是拿不到多少分的——她总能出一些考出你能力的题目;课堂上,她会带些巧克力给学生吃,但是,不要被“糖衣炮弹”所迷惑,她是严格的老师,你必须事先看很多资料。 英健热爱厦门和中国,她曾经说:“如果不照镜子,我觉得自己也是个中国人。” 治病期间 浑身扎针像刺猬一样 就在英健决定一辈子待在中国时,意外发生了。2001年,英健开始觉得身体不对劲了——身体一侧的关节僵硬。美国医生一度诊断为帕金森,不过,英健仍坚持在中国教书。她的学生至今还记得,在2005年时,英健是剃着光头参加学生论文答辩。 但是,到2006年,她实在无法坚持下去了。郑小瑛说,我们劝她回美国接受现代医学的治疗,但是,她无比相信中医。固执的英健经人介绍,到北京一家中医私人诊所。 2006年1月8日,郑小瑛让她的朋友黄秀华陪伴英健到北京治疗。黄秀华昨天说,那段时间,英健接受的治疗是“无比严酷”。每天,她都要针灸,全身密密麻麻都是针,“就像刺猬一样”。但是,英健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往坏的方向发展,黄秀华说,她虽然勉强能走,但是,生活已经不能自理。 即使这样,她仍然坚定不移地相信中医,直到当年六月份,她坐着轮椅,被她弟弟接回美国。 回国期间 仍想有机会再回厦门 这位被称为“比一些厦门人更爱厦门”的美国人,就此告别厦门和中国,再也没回来过。 2011年年底,英健重新回到她中国朋友视野中,曾经捐赠设立奖学金资助中国学生的她,发来求助信:我已经难以承担用于必须治疗的高额开销了——她花光了父母的遗产和一些私人的捐助,并欠下一笔医疗债务,而她的退休金也必须到65岁后才能拿到。现在,她只能靠借钱度日了,渐渐地,借钱也困难了。 郑小瑛说,如果不是迫不得已,骄傲的英健是不会开口的。那段时间,郑小瑛先后为英健汇去6万美元。与此同时,英健在中国的学生通过微博发起跨洋捐赠,厦大也作出决定,每个月为英健提供5000元困难补助。 到今年7月,这笔困难补助满三年,校方询问照顾英健的朋友特雷莎,是否还需要续签,但是,朋友回复说:她可能坚持不下去了。 郑小瑛闻讯,给特雷莎发去她在北京再次执棒中央歌剧院的《卡门》的照片。昨天,她收到特雷莎的邮件,后者告诉她:英健弥留之际,逐一看了三张照片,“她已经不能说话,但是,很显然,她收到了您的祝福,她的眼睛在微笑。” 黄秀华回忆,有一次,在听厦门爱乐乐团演奏德沃夏克的一首曲子时,英健说:我太喜欢这首曲子了,我希望我死的时候,爱乐能为我演奏。黄秀华哽咽地说,没有这个机会了。 不过,郑小瑛说,英健这生最大的遗憾还是:没能获得中国国籍,没能再回厦门。 |
相关阅读:
- [ 07-01]何必对国足“特能输”耿耿于怀
- [ 03-26]围观“土豪”外教不能“见钱眼开”
- [ 03-25]闽江学院"土豪"外教对表现好的学生 当堂发钱奖励
- [ 03-06]“外教”监管存“真空” 厦门市纠风办敦促强化监管
- [ 03-03]厦门民办幼儿园外教素质良莠不齐 只要讲英语就能当外教
- [ 01-09]福建外经贸学院 请了批“帅外教”?
- [ 10-24]伦敦外教因为空气好选了福州 平时最爱逛西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