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养渔民邱才能的诗意生活 他家世代是渔民。他跑过船,海域整治后,他转为经营旅游小店,生意红火。 闲暇之余,他喜欢写诗,算得上当地小有名气的草根诗人。 厦门小嶝岛渔民邱才能退养之后,和妻子一起创办了金龙餐馆、聚集友客栈,过上了诗意生活。这位渔民诗人的创业故事,同样生动。 上世纪90年代,初中毕业后,邱才能当了渔民。“渔民下海捕鱼,靠的是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对海上生活乐观。 厦门新机场选址大小嶝之间,海域退养快速推进。他意识到,“靠海吃饭”非长久之计,便决定另创一番事业。妻子烧得一手好菜,他有了开餐馆的念头,他认准小嶝岛未来的旅游业一定大有可为。 金龙餐馆就这样开张了。 小嶝岛游客日益增多,邱才能又想起了做导游,既能挣导游费,还能将游客带回自家的餐馆消费。去年,他买了辆电瓶车,一边带游客环游小嶝岛,一边用自己创作的打油诗介绍小嶝岛的历史和故事。 他想扩大规模,就申请了政府贴息的10万元贷款。“政府还请来专家免费上课,我学了很多财务、法律知识。” 参加免费创业培训后,他又开办了拥有16间客房的聚集友客栈。许多游客说,客栈卫生、舒适,不亚于星级酒店。 邱才能敢大胆创业,还因为家里老人养老无忧。“我的父母都已贷款参加养老保险。他们每月有700多元养老金,200元作为生活费,其余用来还款,这等于我们没出一分钱。”他说。 在翔安,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及以上的被征地人员,若一次性缴纳15年基本养老保险费有困难,可申请贷款,区国企担保,政府贴息。 现在,邱才能一家过得惬意。他还以志愿者身份参加“创业达人”宣讲团,到沿海巡回宣讲,鼓励渔民兄弟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 去年,翔安区规定,企业新聘1名“4050”翔安户籍劳动者且符合条件的,财政按400元/人的标准给予用工奖励。邱才能目前聘有20多名员工,全是40岁至60岁的就业困难群体。 |
相关阅读:
- [ 08-20]渔民在海上被电击受伤昏迷 直升机紧急升空救助
- [ 08-16]渔民在船上突发疾病 海警紧急出动将其送往医院救治
- [ 08-06]漳浦七星海老渔民耙沙抗击海浪捕蛤
- [ 08-05]渔民作业时头受伤严重失血 直升机救助送医(图)
- [ 06-23]传诏安渔民捕到“龙”?实为四川一大学生毕业作品
- [ 06-18]渔船触礁破损严重 两渔民逃生游上岛礁捡回一命
- [ 06-17]以为台风影响已过 厦门12位渔民被困边防及时营救
- [ 06-17]厦门杏林多处积水致工人渔民被困 消防奔走忙解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