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居全国前五 数百万市民受惠

2014-08-19 13:41:08吴斯婷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已达2838元,整体水平居全国前五。记者 唐光峰 摄

晨报海西晨报讯(记者 吴斯婷 通讯员 胡晓牧)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门诊医疗费报销比例提高、医保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补充工伤保险办法出台、生育保险待遇和外来失业人员一次性生活补助待遇自助申领、就业失业登记全程网上办理……自去年以来陆续实施的这一项项就业社保新政策,不仅给广大厦门市民带来了方便,更带来了实惠。

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紧紧围绕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以创新的思维做好人社领域改革和政策储备,以惠民、利民、便民扎实推进“收入倍增行动”,认真实施就业创业、社保提升、增收增效工程,统筹兼顾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为“美丽厦门”奠定坚实民生基础。

2013年,厦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含劳务派遣)平均工资为55864元,比2012年增加3336元。

社保提升:数百万市民受益

今年,厦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稳步提高,目前月人均已达2838元,整体水平居全国前五。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也提高到230元,全省最高。

7月1日起,厦门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原来的390元提高到430元,高出国家规定的标准,门诊医疗费报销比例提高了5%,仅此一项,每年可减轻参保人员1500多万元的门诊医疗费负担。厦门还修改完善了健康账户政策,是目前全国已建立的健康子账户中功能最完善的。300多种中药饮片也纳入了社会统筹基金500元的支付范围。

厦门的基本医保、大病医保都已经实现了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参保人在省内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时“零现金”、“零等待”、“零资料”、“零报备”,就和在厦门本市就医一样,极大地方便了参保人。

除了继续提高工伤保险待遇外,厦门还率先出台了《厦门市补充工伤保险办法》。此外,工伤参保职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还可免交鉴定费。

社保微信公众服务号、社保手机客户端、医疗费用简易报销系统、社保证明官网自助打印……厦门的“智慧社保”成了全国范本,进一步让大家多走网路、少走马路,办事更方便快捷。

目前,厦门全市共有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197家、定点零售药店674家,较好地满足了参保群众基本的就医购药需求。143个实现了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所也纳入了医保服务体系。

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厦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19.86万人、303.97万人、170.08万人、169.77万人和157.3万人。这数百万人都能从一系列社保提升项目中受益。

8月5日,《光明日报》第三版刊载了“厦门统筹城乡建设全民社保城市”的专题报道,介绍了厦门城乡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同城同权、兜底保障”的惠民制度,这一制度让全民共享“城乡一体化、均等化”的美丽厦门甜美果实。

就业创业:1—7月新增就业13.14万人

6月底,厦门出台了新一轮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政策,补贴标准全省最高。

厦门市人社局力推“智慧就业”工程,就业失业登记全程网上办理,在全国率先开通“厦门人力资源”微信公众服务平台,随时随地都能用微信找工作。目前,用户数已近2万人。

今年举办的校企合作对接会促成了5000多名院校毕业生来厦就业,有效缓解了企业的“技工荒”。以厦门技师学院为代表的厦门技工教育培养培训了近10万名高级技术工人、技师和高级技师,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都在98%以上,远高于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今年1—7月,厦门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完成全年任务数的73%。7月末,全市登记在职人数为157.19万人,比2012年用工最高峰多了1.85万人,为加快建设美丽厦门集聚了大量人力资源。

增收增效: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厦门市人社局还实施增收增效工程,建立劳动关系和谐度评价及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完善突发纠纷的紧急干预和处理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厦门市人社局认真开展保障企业工资支付等专项检查行动,联合相关部门深入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开展检查,加强与公安机关协作查处恶意欠薪案件,得到省政府督察组的高度评价。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