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无良商贩为让冻虾更重更美观 竟往虾里注胶(图)

2014-08-04 12:55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林诚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调查:为给冻虾“美容”并增重,个别无良商贩往虾里注胶

说法:厦门靠海,鲜虾供应充足,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庄女士买到的虾内含有白色胶状物。
买活虾可以更放心。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文/图 记者 陈莼 实习生陈婕)剥开虾头,不明胶状物哗啦啦地洒落!原本看起来美味可口的大虾,此时在庄女士眼中却成了张牙舞爪的“恐怖分子”。前天,家住五缘湾的庄女士慕名前往传说中海鲜最地道鲜美的八市,购买了一斤多的肥美大虾,打算为家人烹制一道美味的晚餐,没想到却买到“注胶虾”。

【辨别“注胶虾”  认准两特征】

特征1 剥开虾头可见胶状物

前天下午,刚下班的庄女士来到八市海鲜市场购物,某流动摊贩的大虾引起了她的注意,“那些虾看起来又大又瓷实,虽然是死的,但是老板说还很新鲜。”素来喜爱海鲜的她抵不住这些鲜美大虾的诱惑,便买了一斤多准备回家给家人加餐。

到家后,刚一拿起虾她便觉得有些蹊跷,“拿起来感觉烂烂的,有的头自己就断开了,还流了一些胶状物出来,仔细看可以看到成块的胶状物。”庄女士说,这些虾剥开后更是内有乾坤,“我一连剥了四五只,每只都被注射过!”由于害怕那些胶状物含有毒性,她只能放弃了海鲜大餐。庄女士也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提醒大家,买虾时要小心挑选,尽量在固定摊点购买,不要被表象迷惑,更不要购买死虾。

特征2 煮后浮起白色块状物

从庄女士提供的疑似“明胶虾”来看,这些胶状物即透明又有弹性。为了进一步了解庄女士所说胶状物的情况,记者决定将庄女士提供的虾煮熟进一步查看。

在煮虾的过程中,陆陆续续有一些白色块状物从虾头处散出。虾煮熟后,记者将其剥开,发现了虾肉内有一些凝固的蛋白质。记者用手捏了捏这些小小的蛋白质,发现他们竟捏不烂,感觉并不像虾本身带有的“虾白”。

【内幕】

冻虾注胶后 更重更美观

对于庄小姐的遭遇,八市一名批发商分析说,“每年5月15日到8月1日是休渔期,可能是由于受到前一段时间休渔期的影响,导致鲜虾的供应量赶不上市场需求,所以有一些摊贩就从其他城市进来冻虾,而冻虾解冻后就显得干瘪,分量也会减轻,有人就会往虾头、虾的腹部注射明胶。既能增加虾的重量,还可以避免虾头凹陷,看起来也更加美观。活虾则不会有注胶的情况。”

该批发商告诉记者,“往虾里加的明胶是可食用的。之前在天津、上海等大城市,这种现象很严重,不过由于厦门靠海,鲜虾供应充足,所以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算账】

“注胶”增重 猫腻有多大?

记者初略地计算了一下,市面上明胶粉的价格大概是20元一斤,如果以浸泡后至少可以增重5斤来计算,那么这种胶状物平均每斤成本只要4元钱。而庄女士购买的大虾市场价格平均在50元左右,如果在一斤虾中注射二两的明胶,每斤虾就能以8毛钱的明胶成本增加10元钱左右的收入,一百斤虾的额外收入就在1000元左右。如果卖价再高一点,收益就更可观了。

买海鲜,要有一双“慧眼”。

【说法】

食用明胶无毒 但加到虾中违法

一名从事海洋研究多年的专家告诉记者,食用明胶和药用明胶都是从动物皮、骨里提取,经过多道工艺混合而成的。这种明胶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如果摊贩使用的是食用明胶,一般不会对顾客的健康造成伤害。“很明显,‘明胶虾’不是进行食品加工,而是为了欺骗消费者,一来让卖相更加好,二来让重量更加重。”专家还表示,任何只要往虾里面添加虾本身以外的物质就属于违法行为。

【提醒】

买活虾 不会有“注胶”

对于“明胶虾”,业内人士也提供了辨别的方法,看海虾是否经过“化妆”也很简单,可以看看虾身上是否附着胶状物质,另外还可撬开虾的硬壳看里面是否有胶状物。此外,业内人士也提醒消费者,海虾颜色过于新鲜,虾体过度膨胀的,也要小心购买。

不过,最根本的办法,还是买活虾。厦门市场活虾充足,价格也不贵,所以能买活虾,就尽量别去买冻虾死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