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最大的转产就业基地在新店欧厝投用。(张天骄 摄) 厦门日报讯 (记者 王元晖 翔安记者站 林瑞声 蔡江沈)虽然没有揭牌仪式,也没有歌舞欢庆,但是25日上午,翔安区新店镇欧厝社区的农渔民,却难以抑制内心的兴奋。集加工点、集散点、培训点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店农渔民转产就业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了,该基地用地面积达11574平方米,成为厦门市最大的转产就业基地。 这是今年来翔安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美丽厦门战略规划”,通过实施就业创业工程推进收入倍增行动的又一重大成果。基地的投用,为欧厝及周边社区的被征地农民与海域退养渔民的转产就业增添了新的坚实平台。 基地将带动转产就业上千人 首批43名工人,当天兴高采烈地走入他们共同的“家”——天之娇(厦门)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和王牌礼服公司已经入驻基地。据称,近期,基地将陆续招收附近未就业的农渔民450名,而将来,工人的需求量将达到1000多人。 新店农渔民转产就业基地建筑面积5028平方米,共设有7个加工车间,还有212平方米的展示厅、88平方米的理论教室以及150平方米的实训室。如今,200多台高端缝纫机,已经摆入了基地的车间内。 欧厝退养渔民陈珍妮,第一次作为工人踏入基地内现代化的车间。她说,决定来基地上班,是因为离家近,在挣取工资的同时还可以一并照顾家庭。据了解,目前,基地内招工简介已经发到欧厝社区的每家每户,而在这里,还首创了保底工资——2000元,工人们可以选择正常上班制,也可以选择计件。 去年以来,翔安区因地制宜出台新措施,从事手工业的农渔民,每月可获得政府给予的工资额10%的补贴。随着产量的提高,不少老板开始给工人加工资。 不仅如此,为方便农渔民在家门口就业,欧厝还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据调查,该社区共有37个珠绣、织网、刺绣、海蛎加工、紫菜加工等加工点和小工厂,可带动462人就业。 全市首个社区创业者协会成立 几天前,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名游客在欧厝附近参加“海上游”,体验文昌鱼保护,领队就是欧厝创业者协会秘书长王金龙。 欧厝创业者协会是全市惟一一个村居级的创业者协会,现有欧厝创业者58名——它将重点打造创业导师队伍,为创业者提供交流创业心得、探讨解决创业问题的平台。 现在在欧厝,居民“足不出村”,就可享受到各式各样的便民服务。这里,同样打着“全市第一”印记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让人们多年的梦想成为现实。 事实上,厦门市首个社区转产就业便民中心——翔安区欧厝社区转产就业便民服务中心年前就已正式投用了,位于社区居委会大楼一楼大厅的它,为社区居民提供包括就业、创业、社保等在内的15个服务项目。 翔安创业达人第三季开评 创业,需要榜样的力量。为推动被征地农民及海域退养渔民转产就业,翔安区近日发布“2014年第三季创业达人百人榜”工作方案——面向全区评选表彰30名创业达人,材料报送截止日期为8月20日。此前,翔安区已经表彰两季共50名创业达人,每人获得创业奖金6000元。 据了解,最终获评的创业达人,将编入《翔安区“创业达人百人榜”宣传册》,除了获得一次性创业奖金外,其创业项目还可能得到政府扶持。 用创业带动就业,一直以来都是翔安区推动农渔民转产就业的一条清晰思路。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区共完成转产就业3853人。 一场又一场民生保障优惠政策进社区活动,仍在开展。近日,翔安分别在大嶝街道、新店镇、马巷镇33个海域退养社区铺开该活动,就农渔民关心的创业小额贴息贷款等民生优惠政策申办程序等问题,现场向农渔民提供咨询和办理服务。 |
相关阅读:
- [ 07-04]翔安新转产就业方案出炉 投资2亿推动农渔民转产就业
- [ 07-04]翔安新增2亿促转产就业 确保每年转产就业超6000人
- [ 07-04]大嶝街道为退养渔民谋出路 2000多人实现转产就业
- [ 07-04]翔安再投两亿促农渔民转产就业 新“民生19条”实施
- [ 05-26]厦大课题组助渔民转产就业
- [ 04-25]广东南海区妇联参观翔安妇女转产就业工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