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正出招应对:新增绿地并加强气象监测
城市的夏天越来越炎热。资料图片 海西晨报讯(记者 吴斯婷 通讯员 詹永智)今年夏天,厦门岛内外高温频现,到目前为止,今年岛内高温日数已达6天。为什么天气这么热?“热岛效应”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词。据悉,厦门市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热岛效应监测网络,发布城市热岛监测公报,为将厦门城市热岛效应强度控制在≤2.5 ℃的目标而努力。 [调查] 热岛效应 最严重在岛外 今年厦门市两会期间,政协民盟界别就热岛效应提出了有关提案。 据悉,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地区温度显著高于周围郊野地区的现象。目前公认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的两大主要因素是城市建设大量采用水泥、沥青等人工材料,以及城市生产生活直接产生的人为热排放。 民盟界别调查发现,厦门市自进入本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大大提速,城市人口剧增,热岛效应也显著增强,但目前尚未引起政府部门及公众的普遍重视。 受惠于一种局地大气环流———海陆风的影响,作为厦门中心城区的厦门岛并非热岛效应的重灾区。遥感卫星监测表明,厦门城市热岛效应最严重的区域为岛外的集美、杏林及同安地区,尤其是当地的工业区,大面积的连片厂房加上大量工业生产及制冷的废热排放,导致这些地区成为热岛效应的重灾区。 7月22日,厦门岛内最高达到36.1℃,追平了7月9日出现的今夏岛内最高气温纪录,全市最热的杏林高达39.4℃,说是“火炉”一点都不夸张。 [建议] 推广浅色建筑材料 民盟界别建议,厦门应建立热岛效应应对机制,改善城市绿化质量,还可针对重点地区制定保障措施。比如,在热岛效应强度高的重点地区补增公园绿地,大力发展工厂废热回收重用技术,减少人为热排放,还可以大力推广浅色、高反射的墙面和屋顶建筑材料,降低建筑物自身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降低建筑物自身温度,从而减少室内制冷的能源消耗。 [回应] 新增绿地400公顷 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在答复提案时介绍,今年厦门计划新增城市园林绿地面积400公顷,其中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00公顷;计划各区分别改造建设5条以上的达标林荫路。全市各区计划完成垂直绿化180处,力争全市的人行天桥、护坡挡墙、高架桥桥墩等基本完成绿化;继续推广屋顶绿化,对公共建筑分批进行屋顶绿化,进一步普及和优化绿色景观。 厦门市气象局表示,岛内外共建有108个自动气象站,目前还在进一步完善厦门城市气象观测,从而加强热岛效应的监测。今后,厦门市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城市热岛效应监测网络,建立城市热岛效应动态监测机制。 |
相关阅读:
- [ 08-01]把气候问题转换为民生问题
- [ 07-30]“火炉”福州部分道路行道树不见“踪影”
- [ 07-18]气象部门回应:福州高温不酷暑 "最热"说法不准确
- [ 07-17]福州成"新四大火炉"中全国最热熔城 厦门也"发烧"
- [ 07-17]福州成火炉王专家称不科学 夏季最难熬日子已过
- [ 07-17]年均高温天数力压重庆南京 福州列"新四大火炉"之首
- [ 07-06]"福州位列新3大火炉"说法不科学 需30年数据论证
- [ 07-10]第5号热带低压或登陆福建 “火炉”迎风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