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业 已有替代品 应对无压力 目前,厦门全市共有面制品获证企业24家,包括挂面7家、谷物粉类制成品16家、方便面1家,膨化食品获证企业共6家。按照新规,明矾、泡打粉将严禁用于面制品、膨化食品的制作过程,这对企业影响会不会很大? “不会,很多企业早就不用明矾了。”厦门一连锁糕点店负责人透露,目前的制作工艺,早已可以摆脱明矾,甚至很多企业已经在采用替代品,比如“无铝疏松剂”、“无铝泡打粉”等。这些产品不但无毒无害,而且对于产品的口感、外观都不会产生影响。 导报记者昨日还发现,相比添加了明矾的食品,未添加明矾的食品价格几乎是前者的两倍,禁用无铝添加剂意味着企业成本的增加。不过,厦门另一食品企业负责人表示,添加剂所占成本非常小,禁用对企业来说没什么压力,市民无须担心食品会因此涨价。 监管部门 老产品可售至保质期结束 昨日,导报记者就新规采访了厦门市质监局食品处,食品处人士表示,新规此前已经全部发放至相关企业,省局不再受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等3种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许可申请。 不过,导报记者昨日走访岛内部分卖场零食专柜还发现,部分米粉、薯片等膨化食品的外包装上仍能看到这三种添加剂的名称,不少产地就在福建。 对此,监管部门解释说,在2014年7月1日前,已按照相关标准使用上述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食品,可以继续销售至保质期结束。 据了解,接下去,市质监局将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督促辖区内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按照新规生产,同时,对采购、使用硫酸铝钾作为原料混合复配的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重点检查其产品标签的使用范围是否按照《公告》要求变更;如果发现违法违规生产的企业,依法进行查处。 |
相关阅读:
- [ 05-07]想吃“良心油条”不容易
- [ 04-22]期待下一个“油条哥”,厦门造!
- [ 04-09]潍坊油条哥做良心事 悬赏10万来自查
- [ 07-18]拿油条测风速,记者别让“素质”出轨
- [ 06-19]油条为啥要两条一起炸?老师:单条炸不会膨胀
- [ 11-20]窝棚黑作坊藏福大旧校区边 黑油炸油饼销往周边
- [ 05-21]如何发挥“良心油条”的示范效应?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