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服务 > 正文

学生暑期安全指南发布:这些“雷区”不要踩 (图)

2014-06-30 17:03:23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案例】

小伙伴相约到海边玩耍

涨潮后被海水围困溺亡

去年暑假,3名小学四年级的小伙伴相约到灌口中心文化园图书馆看书。当天下午一点多,其中两人发现另一个同伴不见了,他们开始寻找,两人沿着风景湖湖边找了将近一小时。2点多,他们发现同伴的衣服挂在风景湖石栏杆上,离湖不远处有水泡冒出。两人马上意识到小伙伴可能溺水了,就跑到不远处,叫来两位钓鱼者救人。两位钓鱼者因不会游泳,不敢贸然下水施救。其中一名小伙伴只好赶紧寻求热心群众帮忙报警,另一人则跑去通知同伴的家人。

下午2点半左右,家人赶到现场并下水打捞。3点多,镇协警打捞队到达现场。直到下午4点左右,那名小伙伴才被打捞上来。不幸的是,他已经溺亡。

据了解,这3个男孩都是贵州籍的外来工子女。

而另一起溺水案件,同样发生在去年暑假。去年8月26日午后,两名五年级的学生和一名二年级的学生,相邀到同安凤林海边玩耍。玩至下午2点多,他们发现自己被海水困住,此时正值涨潮,他们来不及逃脱,便大声呼救,其中一人被岸边的一个大人发现后救上岸,而另外两人因离岸边约100米,溺水时间过长,被打捞上岸后已经身亡。

溺亡的两名学生分别为来自贵州和漳州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其中一人的父母都在上班,中午没有回家,另一名同学的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一人无法管教他。被救上岸的那位同学,则是暑假父母回老家,将她托付给亲戚照看。

【提醒】

溺水时勿手脚乱蹬

救人应从背后施救

发生溺水首先应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拼命挣扎,将手上举或挣扎反而易使人下沉。下沉之前拼命吸一口气极其重要。往下沉时,紧闭嘴唇,咬紧牙齿憋住气。无论怎样,不会游泳的人只要在水中仰起头憋住气,就一定能够浮起来。一旦浮出水面,应大声呼喊,并寻找一切可抓、可利用之物,在没人来救的情况下,尽量少消耗体力。

若发现有人溺水,非专业救护人员不主张盲目下水救人,应留在岸上呼救,同时拨打报警电话,可试着用救生圈、竹竿、绳等在岸上救援溺水者。入水抢救溺水者时,应潜入水底从溺水者背后施救。抢救者可以从侧面拖住溺水者的腋部或下颌,然后将溺水者拖带出水面,并采用仰泳方法将溺水者拖上岸或船。

【举措】

校方给家长发提醒函

编“防溺水”顺口溜

记者了解到,虽然大部分的溺亡事故都发生在非上学时段,但学校对学生们的暑期教育都有一套预防办法,其中放假前带给家长的一封信,以及给孩子们上一堂安全教育课,都是大部分学校的“保留曲目”。

今年暑期给家长的一封信,集美杏滨中心小学花了不少心思,详细罗列出学校周边事故多发的危险水域,提醒家长注意。另外,他们还制作了一个“防溺水车贴”发给家长,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和案例。老师们煞费苦心地收集预防溺水的相关知识,还编了顺口溜等:“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是最好。私自游,很危险,不去深水很重要。私下塘,不安全,要防头昏与痉挛。防溺水,要注意,江水旁边莫贪玩。水激流,不打闹,掉进激流会要命。要游泳,告家长,跳水潜泳会受伤。伙伴不见大声喊,叫来大人最理想。”

派专人在危险地段巡逻

每周发送安全警示短信

集美区教育局未保办主任林东友说,临近期末,每天上课之前、放学之前的最后五分钟,辖区的学校都要一再强调安全知识,特别是防溺水和预防意外交通事故等知识,每天讲,不但讲,还要做好记录,学校老师紧绷着弦,目的就是让学生对这些安全知识要“入心入脑”。连街镇也加入行动中——今年,灌口的每个村居,都派专人巡查,19个巡查员每天在辖区危险地段巡逻;杏滨街道则组织了56个巡查员,这个制度从今年4月就已经启动,巡查员们还要培训上岗。

记者还了解到,海沧区印制了3000张不干胶安全警示单,张贴在校园周边危险水域附近,便于群众第一时间举报。此外,各校将每天巡查一次危险水域,并通过学校短信平台,每周发送一条安全警示短信。

救援队进校开讲座

普及水上救生知识

暑假来临之际,厦门已有不少学校邀请厦门市红十字水上救援队进校开讲座,讲座的对象包括老师、学生和家长。

近日,思明区红十字会联合厦门市红十字水上救援队的志愿者,就为槟榔小学带来一场水上安全知识讲座。讲座中,队长陈辉雄设置了多种实际问题情境,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掌握救援方法,明白即使一个塑料桶、可乐瓶、泡沫板或皮带,也能成为救援的利器。他还通过几个典型的案例,教会孩子们在“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理智放手,尽快寻求专业人士的救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