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一铲,滩涂变枢纽 谈起湖滨中路64号,老公交人和老市民有聊不完的话。 湖滨中路64号作为公交枢纽站已有40多年的历史。83岁的吴世铨说,这块地是他和同事们一车一车、一铲一铲建起来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吴世铨从自来水厂调到了公交公司,从事老本行———基建工作。最早,厦门只有轮渡—厦大和轮渡—火车站两条公交线路,4辆公交车全部停放在升平路。随着车辆的增多,一部分车停在了思北场站,但很快就停不下了。 为了给公交车再找个家,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吴世铨和同事一路考察到了文灶,当时湖滨中路还是一片滩涂。“我们边填海造地边停车,足足用了快20年,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才有大家现在看到的规模。” 当年,后江埭路附近还有橡胶厂、电池厂、罐头厂等,工人们大多住在厦门港一带,每天只能徒步上下班。老市民陈女士说,直到公交场站搬到湖滨中路64号后,大家才有机会乘公交车上下班。 在大部分厦门老市民记忆里,湖滨中路64号还是季月票的办理点。 上世纪九十年代,公交总公司成立之后,老人们当年围下的“黄金地段”作用渐渐显现。62岁的市民刘女士家住在湖滨中路64号对面的感光厂宿舍,她见证了厦门公交总公司成立和之后厦门公交事业的飞速发展。依托这个中心点,公交线路逐渐向外延伸,如今,湖滨中路64号周边有12个首末站、44条线路,辐射了大半个厦门岛,是厦门公交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 难忘往事 父女同下夜班 聊起当天趣事 林晓蕾开公交近9年,30岁时成了10路公交车上的一名女司机。林晓蕾的父亲也是名司机,前年退休,父女俩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了6年。 林晓蕾记得,父女俩上大夜班时,两人的车都要回到湖滨中路64号保养,父女俩偶尔能相遇。这时候,母亲就会在场站等他们,给他们送饭,一家人在场站内伴着夜色聊起当天的趣事,其乐融融。两年前,林晓蕾的父亲退休后,就换成了父亲和母亲一起给她送饭、等她下班。“开公交很辛苦,但我很幸福,有一个非常支持我的家庭。”林晓蕾说,父亲很怀念这个地方,退休之后还会陪她给车加油、收包、清洁、检测,重新感受开公交的过程。 与妻一见钟情 携手上班下班 洪家斌在1路公交线路上工作了20年,湖滨中路64号是他每天工作开始和结束的地方。他在这里遇到很多难忘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是遇到了爱情。28岁那年,洪家斌在这里遇到了当时的2路公交司机的蔡曲梅,他对她一见钟情,之后展开了热烈的追求。2002年时,他们在湖滨中路64号开了结婚证明。 结婚之后,夫妻俩每天凌晨5点多就到了湖滨中路64号,深夜11时再一起伴着月光回家。湖滨中路64号拆迁后,夫妻俩就不能一起上下班了。 洪家斌说,湖滨中路64号有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爱情,难以忘怀。他以后会和妻子一起回来看看,回忆度过的时光。 |
相关阅读:
- [ 06-25]南侧中医院站今起临时取消 13条公交线路将调整
- [ 06-25]公交车站挪移挤占人行道空间 人行道“卡脖子”
- [ 06-25]金山公交总站到软件园 “定制公交”40分钟搞定
- [ 06-25]首条定制公交线路昨开通 乘客:wifi流畅可看世界杯
- [ 06-24]漳州:公交益民站被占两个月 公交车遭遇靠站难
- [ 06-24]厦门仙岳路围挡改造 两公交站迁移17条线路调整
- [ 06-24]市领导调研"公交优先":为市民提供更便捷公交出行服务
- [ 06-23]学校搬走2年公交站名还在 市民呼吁将站点改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