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后劲 强支撑 30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超5000亿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得到国际最大的研发型制药公司——辉瑞的青睐后,艾德生物正忙着“扩容”——建厂房。项目投产后,可形成年产肿瘤个体化分子诊断试剂盒产品20万人份的生产能力,为厦门生物医药产业链增添新的活力。 三安光电今年计划总投入100亿元在厦设子公司,投建LED外延、芯片光电产业化基地;同时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的合资公司,将产业布局延伸到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与销售。厦门的光电产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到2018年可实现总产值2500亿元以上。厦门,将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光谷”。 弘信挠性印制电路板项目位于翔安区,今年将竣工,届时这里将是中国最大的FPC生产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新增产值12亿元。今年年底,弘信电子公司预计再上三条同样的“FPC”生产线,到明年可以达到30亿元的年产值,“FPC”的生产基地将挺进全球的前十强。 今年来,厦门以产业龙头项目延伸拓展十大千亿产业链条,重点提升拓展软件园三期、火炬同安翔安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园等7大产业功能区,推进30个重大项目建设,投资总额超过5000亿元。 “加大产业类项目建设,目的就是要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厦门加快构建“5+3+10”现代产业支撑体系,以厦门天马TFT、中船重工厦门725所、弘信挠性印制电路板项目、吉特利环保科技、柔性直性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为代表的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已向国际顶尖水平看齐。今年的重点项目中,产业类项目投资比重加大,全年产业性重点项目有146个,占项目总数61%,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厦门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带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强化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打造海峡西岸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毫无疑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项目投资仍是厦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不仅需要量的增长,更要突出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和提升投资效益。 谋转型 稳增长 40家重点企业产值增长1亿元以上 实体经济,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是社会财富的根本来源,是美丽厦门的坚实基础。 当前,厦门的工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今年年初,厦门工业经济面临诸多困难,出口下降、投资增长乏力、生产成本上升,对企业转型升级带来明显压力,工业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困难。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帮助生产下降的大户企业止跌回升,促进有增长潜力的企业挖掘潜能,吸引总部在厦的多基地企业订单回流。各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真抓实干,有力地促进了厦门工业增速迅速回升。 厦门发出《关于进一步推动工业稳增长促转型十三条措施的通知》,安排数亿元资金扶持工业企业发展。从扶持举措来看,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步伐,是一个重要内容。不仅如此,市财政2014年度安排5000万元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安排777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成长型中小微企业贷款的贴息补助。 通过深化改革,推动转型升级,厦门工业经济逐渐回升。市经发局有关负责人称,4月份,厦门实现规模工业产值480亿元,较去年4月规模工业产值(403亿元)增长了77亿元;1-4月累计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563亿元,增速8.3%,较一季度增速提高4.2个百分点,工业增速继续保持快速回升势头。 值得一提的是,一批重点工业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对全市工业增长做出突出贡献。1-4月,重点工业企业中有110家实现增产,增产面达74%,增加工业产值125亿元。重点工业企业产值增长3亿元以上的达10家,增长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40家。 |
相关阅读:
- [ 05-30]经济转型切忌“瓜菜代”
- [ 05-13]税收“逆势增长”不利于经济增长
- [ 04-23]优胜劣汰方能提质增效
- [ 04-11]经济稳增长需要“新的调控经验”
- [ 04-04]“微刺激”不会阻碍经济转型
- [ 03-14]以务实稳健推动经济“爬坡过坎”
- [ 03-05]三句“嘿嘿”是放弃了解围机会
- [ 03-05]从“你懂的”到“讲你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