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摊上的烤肉串看似美味,其实暗藏病菌。 该消息近期在各地微信朋友圈流传,其实是年初发生在北京的病例,患者已脱险 厦门未发现此类病例,医生提醒市民,路边烧烤摊存在卫生隐患,夏天更要当心 厦门日报讯 记者 何无痕 “12岁男孩误吃毒鼠肉烤串,正在血透抢救。”最近,您的微信朋友圈是否出现这样内容的消息?昨日,记者调查证实该消息为外地传言,请市民不要过于担忧。 “向各位家长通报一件事情:市中医院昨天晚上会诊一名12岁男孩。小男孩昨晚突然鼻腔及消化道广泛出血。家长迅速送到医院,经医生检查凝血酶180(正常11-15)。工作这么多年来是第一次见这么差的凝血指标。追问病史发现患者那天前曾经吃过肉串。由于目前最常用的鼠药的主要成分就是“抗凝药”。现高度怀疑患者吃了含有鼠药的老鼠肉。希望大家珍爱生命,远离烧烤。毒物实验已经出结果,是老鼠药。孩子现在正在ICU做血透。(高新区第一小学)”。这条看起来颇为真实的消息,在朋友圈经过大量转发后,立刻引起不少家长的担忧。 证实 厦门市中医院 并未收治此病例 记者输入几个关键词在网上进行检索后,发现这个“12岁男孩”“四处求医”——除了中医院外,他还出现在所谓齐鲁医院、上海曙光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看起来言之凿凿的消息,实际上漏洞百出。首先,厦门并没有名为“高新区第一小学”的学校。记者联系市中医院求证,对方表示并无收治过这一病例。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来源 消息最早2月出现 演变成多版本 记者调查发现,这则消息的最早版本出自2013年2月21日。北京一医生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消息:20日他会诊一名12岁男孩,怀疑患者吃了含有鼠药的老鼠肉。当月21日,认证为某医院护士的网友“冰摩卡的淚”转发微博。22日,另一医院的医生原文转发北京同学微信朋友圈的信息,济南很多市民的微信朋友圈开始收到这条信息,但却写着是某医院医生参与会诊,怀疑济南一男孩因鼠药中毒死亡。事发后,该院医生立即在微信朋友圈进行更正,澄清相关情况。 北京这名12岁男孩被诊断为溴敌隆中毒,经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但从2月24日起,各地开始出现这一消息的各种版本传言。 说法 误食鼠药可能出血 但多数不会致命 尽管此事并未发生在厦门,但吃烧烤引起中毒,却还是令人感到担忧。所谓含有“抗凝药”的老鼠药,究竟是什么,中毒症状又是什么? “鼠药一般都属于香豆素类的化合物,是维生素K拮抗剂,会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从而干扰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出血的症状。”厦大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医生苏蕊告诉记者,误食含有鼠药的食物,即使隔了几天,或食物经过处理,都很难正常代谢出去。 不过苏医生称,大部分误食鼠药的病人的出血情况都不严重,一般症状是口腔、鼻内出血,或是皮肤黏膜乌青,严重的话可能会内脏出血,这时候就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不过目前我院并没有接到过因鼠药导致死亡的案例,大部分患者通过静脉点滴,补充血浆,情况很快就会得到改善。” 提醒 路边烧烤不靠谱 肉类最易藏猫腻 “无论消息真假,路边的烧烤还是少吃为妙。”苏医生提醒市民,随着夏天的到来,烧烤成了不少市民的夜宵首选。路边烧烤摊除了卫生条件堪忧,食材特别是肉类的来源也可能有猫腻,一些不良商贩拿死老鼠、死猫、死狗做羊肉串,食用者因此间接鼠药中毒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 高温天气时路边烧烤摊的肉制品,如果没有放在冰箱内储存,放在室外1个小时就会产生大量的细菌,及时经过高温烧烤,肉质上的毒素还是会有残留。吃了这样的烤肉后,肠胃不好的人易出现呕吐、恶心和腹泻的情况,严重的甚至需要洗胃。 |
相关阅读:
- [ 06-20]妇人闯烧烤店吧台大便 老板直呼倒霉(图)
- [ 06-17]河北沧县一农民发明无烟烧烤炉 以水治烟无污染
- [ 06-13]富二代驾豪车撞死烧烤摊主 开车至今未拿驾照
- [ 06-12]5名大一学生合伙开烧烤甜品店 2周盈利6000余元
- [ 06-12]海口一烧烤店排烟致二楼不敢开窗 环保局:不得再烤
- [ 06-12]大四学生离校前吃烧烤狂欢 亚硝酸盐中毒17人倒了14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 新闻图片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