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道经营影响通行、污染环境。 执法人员正对占道经营者进行劝离。 厦门日报讯(文/图记者 黄晓波 通讯员 李颖)细看近一个月来、鼓浪屿纠正跨店、占道经营商家次数的数据,呈现出有趣的现象:倒U型——由少向多猛增,之后又慢慢回落。 “猛增”的过程,并不意味着跨店、占道经营增多,而是因为打击力度的加大——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举措,让查纠量翻了一番。 重击之下,违章现象应声回落,鼓浪屿整治提升以来力度不断加大的跨店、占道经营整治,再上了一个台阶。 分工协作 一支流动巡查 一支定点布控 5月下旬的整治提升周报显示:纠正跨店经营、占道经营商家950家。 这个数字让人眼睛一亮,因为就在几个星期前,这个数据还只在500家上下浮动。 从记者近日游走岛上大街小巷目睹的情况来看,纠正数据猛增一倍,并不意味着跨店、占道有回潮,相反,这些现象一直在减少。 那么,猛增的数据究竟怎么来的?鼓浪屿执法大队一位负责人向记者揭开了谜底。 原来,鼓浪屿执法大队下有两个中队,专门负责市容综合整治。较早时候,两个中队主要依照“时间”来分工,不过近来,两个中队的分工进行了重新调整。 一支中队作为专司巡查,与岛上工商、公安等部门组成联合整治组,每日流动巡查;另一支中队则专门负责定点,驻扎盯防,来一摊劝离一摊,再来再劝;还来?收缴! 定点的位置还特别讲究策略,针对占道摊贩的新特点——专门选择易于“跑路”的路口处摆摊——布点于岛上重点路段的各个路口。 从猛增的纠正数据来看,这样的巡、定联合机制,互补出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巡查面拓宽 从主干道延伸至次干道 纠正量的猛增,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巡查面的铺开。 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以往的巡查路线,基本只在主干道,然而,随着巡、定联合的出现,巡查面也逐渐拓宽,延伸向一些次干道。执法力量的覆盖面因此得以加强,进一步挤压了跨店、占道经营的生存空间。 整治力度的加大,揪出了更多跨店、占道经营行为,也成就了纠正量的“倒U型”。持续一段时间后,违法摊贩们在重压之下,也渐渐“撤军”,纠正量因此慢慢回落。 社区英雄 鱼骨画名家林翰冰: 用小小鱼骨 画出鼓浪屿美景 记者 袁舒琪 他是鱼骨艺术的创始人,他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成就了一门新艺术。林翰冰,举办完第一次展览后一举成名,受到国内外媒体的追捧。如今,全国各地乃至新加坡、菲律宾等地的游客也都慕名前来鼓浪屿,参观位于鼓新路27号(杨家园)的“东方鱼骨艺术馆”。 半年创作百余幅作品 林翰冰的“鱼骨梦”并非一帆风顺,相反,在一开始,他的想法遭到身边几乎所有人的反对。当昔日的同学、老师甚至是身边的亲朋好友,得知他为研究鱼骨而沉迷不已时,都劝他放弃。但再多的反对声,也没有让他放下一心想要追求的鱼骨艺术。“我一直认为这个研究一定会成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即使有这么多的困难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 林翰冰对鱼骨艺术的研究肇始于1989年,而对艺术标准一向要求很高的他对自己所创作出的作品一直感到不满意,直到2004年10月初,他终于找到了感觉。从那时起一直到2005年4月20日,他一口气创作了130幅作品。“这些作品我自己都很满意,是鼓浪屿这片沃土,诞生了这门新的艺术。” 一天买几万元鱼收鱼骨 在这期间,林翰冰不但没有任何经济收入,还因为搞创作需要高额的费用而负债累累,只靠妻子的收入维持生计。林翰冰对鱼骨艺术的研究近乎疯狂,最夸张的一次,他一天买了价值几万元的鱼,只要没见过的鱼他都买,只为收集鱼骨。而妻子在背后的默默支持和无私付出,让林翰冰十分感激。“没有妻子,也就成就不了这门艺术。” 林翰冰目前所作的鱼骨画,不但原材料出自厦门,创作灵感也大部分来自厦门。他所作的鱼骨画“海上花园”,画面主体就是享誉世界的鼓浪屿日光岩,而且厦门的市树凤凰木、市花三角梅、市鸟白鹭在画中各具神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我要把每一根鱼骨都变成艺术品,呈现鼓浪屿的美景。”林翰冰如是说。接下来,他还将把作品慢慢向环保体裁靠拢,“向来鼓浪屿的所有人宣传海洋文化。因为这门艺术本来就是大自然的艺术、是绿色艺术。” |
相关阅读:
- [ 06-16]浦城县富岭村整治占道经营 去除村民心病
- [ 06-14]厦门鼓浪屿整治占道经营 早市时段城管也要巡逻
- [ 06-09]开禾路等路段占道现象严重 鹭江街道承诺整治却不见实效
- [ 06-06]晋安区西庄路公交站附近 一“僵尸车”长期占道
- [ 06-06]白马支路不少水果摊占道经营 严重影响路面通行
- [ 06-05]金榕南路港头河桥上砂石占道 行人绕路走(图)
- [ 05-30]梅亭路农产品交易中心门口 “帐篷超市”占了道
- [ 05-29]汽车停在人行道上影响通行 事发梅亭路金洲南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