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厝垵文创村创造了“城中村”共治共享、转型发展的新模式。(记者 郑晓东 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江曙曜 廖慧娟 蓝碧霞 刘艳 王元晖)去年全省工作检查以来,厦门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书记尤权对厦门提出的要在推进投资环境国际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区域发展同城化上先行先试,在服务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上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指示,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建设美丽厦门为抓手,步入了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征程。 6月的鹭岛,清澈的夏日阳光普照大地,蒸腾的气浪把凤凰木满树的红火氤氲成一城的热烈。 以担当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为己任的厦门经济特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跨岛发展,加快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深化各项改革,以更宽的视野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去年全省工作检查以来,厦门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书记尤权对厦门提出的要在推进投资环境国际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区域发展同城化上先行先试,在服务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上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指示,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建设美丽厦门为抓手,步入了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征程。 一幕幕充满生机活力的画面在这个宜居宜业的先锋城市上演。 诚毅广场站工地,“成功号”盾构机转动着头部的刀盘,缓缓向前推进,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正在进行隧道挖掘施工。一个令人期待的地铁时代渐行渐近。 厦门岛东部,在建工地一派繁忙,厦门国贸金融中心、鼎泰和金融中心、众赢国际金融中心等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一座现代化的“金融新城”呼之欲出。 海沧湖上,一群青春少年正驾驶着OP帆船在湖面上激烈角逐,帆影点点,百舸争流。一批国际赛事被厦门的美所折服争相落户…… 这是行进中的美丽厦门,她以“美丽”为导向,精心谋划城市之美、产业之美、人文之美、民生之美,以“发展品质之美”推进发展转型升级,再上新台阶。 一年来,厦门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以“四化”同步发展促进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荣获了中国十大智慧城市、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三连冠、全国首批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全面深化改革 催生发展内动力 今年1月2日,厦门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第一个工作日。77岁的刘祥南从厦门市行政中心二楼的市工商局注册大厅,领到了“厦门刘老师空中花果园有限公司”营业执照。 这本执照,是工商部门颁发的第一本自然人独资企业新版营业执照。刘祥南喜不自胜。 令他欢喜的,不只因为抢得头筹,更因为这次办理工商登记,前后只用了两天时间。这若换在之前,他想都不敢想。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大大降低了创业成本,让个人真正拥有了自由创业的权利。这是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一项创新试验。 今年来,厦门率先全省启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180项前置审批事项改为证照分离、宽进严管,极大节约了企业登记时间和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效率。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厦门核准新设各类商事主体29000多户,同比增长81.5%。 厦门的改革并未止步于此。决策者们深谙:只有全面深化改革,“美丽厦门”才能拥有不竭的内生动力。新一轮各领域的改革步稳蹄急。大力创新主体功能区建设体制机制、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各项改革次第展开,经济社会发展生机勃发。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创新才有真正的出路。一年来,厦门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全面推进全市第六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事项承诺时限平均压缩到法定时限的33%。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园区申报筹建工作,整合优化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形成与国际投资、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框架,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密切对台交流合作,国家部委20多项改革试点在厦开展,58项省级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带动双向投资持续增长…… 产业转型升级 激发创新驱动力 不用把每件物品都拿出来,收银员也不用一一刷条形码,系统可以快速采集信息,自动生成销售清单,超市购物排长龙情况有望终结……在上个月举办的中国·厦门国际物联网博览会上,厦门信达物联公司推出的未来智能超市惊呆了小伙伴。 很快,这些电子标签将进入沃尔玛的未来超市,改变人们的生活。食品溯源、智能交通、服装产销、危险品管理……在此之前,信达物联电子标签已广泛运用,依靠自主创新,企业创下了生产奇迹:在一个仅有300多平方米的生产空间,创下了近亿元的产值! 在经过长达几年默默耕耘后,上市国企厦门信达尝到了转型新兴产业的甜头。“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一切只能靠自己的摸索,唯有加大技术研发,用创新驱动发展”,信达物联总经理徐守辉这样总结。 产业的发展是“美丽厦门”的强力支撑,但新的经济形势下,粗放式增长模式难以持续,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已时不我待。 “5+3+10”,勾勒出了厦门产业转型升级的路线图。 具体来说,就是围绕5方面产业发展重点,突出抓龙头项目、打造园区载体、营造创新环境3个主要抓手,重点培育打造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机械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旅游会展、航运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文化创意等十大产业集群。 一年来,在这一战略思路的引领下,厦门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换代,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厦门产业转型结出不少硕果。 数据显示,去年电子机械两大支柱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837亿元和1196亿元,金融、会展旅游、航运物流业规模分别达845亿元、775亿元、69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增长30%,约占全省一半。目前已策划储备了天马TFT二期、海西国际商贸物流城、ABB工业园、邮轮母港、中船重工725所等27个重大项目建设,投资总额超过5000亿元,这些项目将成为未来厦门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此同时,厦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增至820家,占全省近一半,成立光电、卫星导航等12个产业联盟,与清华、复旦等知名高校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拓展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种种事实显示,厦门产业转型转出了新天地,调出了新活力,创出了新优势。 打造海峡西岸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和最具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朝着这一目标,厦门正努力奋进,力争到201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接近1万亿元,服务业总收入接近1万亿元。 共缔美丽厦门 激活群众创造力 马克是台湾人,在曾厝垵开了一家客栈。他将台湾民宿特有的人文精神落实在这片海滨绿野,除了在庭院里种花草、挖鱼池、设木栈道,也为曾厝垵这个“最文艺的渔村”妆点自己的巧思。 忙碌之余,马克担任了曾厝垵文创村的特聘社区规划师,却未取分文报酬。他更愿意把自己当作曾厝垵的义工。他在文创村里,倡导民宿义工文化,把自己经营的民宿,拿来作为培训青年义工的基地。“这种方式的共同参与、共同管理,让我在这里有创造家园的感觉,对城市有了归属感,”马克说。 一年来,跟马克一样的商户、文青,纷纷加入义工队伍,参与曾厝垵文创会、业主协会的自治管理。曾厝垵由昔日的一个海岛渔村向多元文化的乐活之地演变,形成了具有闽南文化底蕴和多元包容特色的文化魅力。 曾厝垵探索的基层社会自治模式,是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的一个实践创新成果。去年7月开始,厦门选择思明区、海沧区,开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试点,以此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凝聚合力推进美丽厦门建设的重要途径,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迈出了探索步伐。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核心在共同,基础在社区,从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做起,从房前屋后的实事做起,发动群众共办好事实事、共推改革发展,做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曾厝垵文创村创造了“城中村”共治共享、转型发展的新模式。思明区小学苑社区,则在“党员和事佬”的牵头发动下,让原先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展现出旧楼变新居、破路变平路、事务有人管、休闲有处去的“大改变”。海沧区的兴旺社区,居民以“网格化·微自治”为平台,发展“微组织”、凝结“大社会”,处理“微事务”、构建“大和谐”,共建“微环境”、扮靓“大社区”,创造了外来人口集聚社区共治共享的新经验。海沧区的西山村,自发成立乡贤理事会,实现了村庄规划大家定、房前屋后家家建、美丽项目户户管、美好环境人人享的“美丽蜕变”。其他试点社区,也根据不同实际,创造了各自不同的经验做法。这一系列可信可学的经验,为今年《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在全市全面推开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共同缔造中,政府也开始“转型”,改变过去大包大揽的工作方式,通过搭平台、建载体、给资源、立机制,让群众知情有渠道、参与有平台、监督有手段、当家有方法,激活了群众的创造力,构建了社会治理的新理念,为建设美丽厦门凝聚了共识,找到了前行的路径。 百姓富生态美 涵养城市生命力 47岁的陈雪莹,现在几乎每天都要早早地来到离家只有三分钟路程的“永旋珠秀”手工作坊上班。作为翔安区大嶝退养渔民的一员,她和十六名与她有着同样境遇的姐妹们的任务,就是把晶莹剔透的珠链,雕琢在崭新的待售女装上。 告别了传统的渔具,这一被外界称作“4050后”人群的人生曾一度陷入消沉。可如今,脚下缝纫机发出的每一丝声响,已成为她们耳朵里最动听的音乐,市委、市政府的民生保障举措,让这些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重新走上了就业岗位。 “百姓富、生态美”是“美丽厦门”建设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 腰包鼓了,眼里风景才能美丽。市委、市政府千方百计改善民生,善待百姓的“钱袋子”——仅去年,厦门就新增就业18万人;在全国率先实现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患者受益2.2亿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230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10元,增量全国居首。 精神富足,城市品位才能得到提升。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丰富百姓文化生活——投资4.3亿元、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的闽南大戏院的投用,让厦门人在自己的城市里,就能享受到由国际名家名团带来的高端演出,也为这座美丽的城市,注入了弥足珍贵的文化内涵。 不能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是厦门人的共识,也是这座城市的发展理念。 潺潺溪流如同一条碧绿的纽带,缠绕着人气渐旺的东孚商业街,曾被当地人戏称为“天竺山臭水沟”的海沧过芸溪,如今俨然成了游人眼中的“景观河”。透过它的变身,人们不难看到市委、市政府推动的溪流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力度之大。 不仅仅是溪流整治,环湖绿廊、自行车道等一大批生态提升工程也在我市全方位铺开。去年被参与“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研讨会的专家们频频提及的“生态红线”,正加快落地——我市目前已初步划定生态红线保护区800多平方公里,占到全市土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着力提升城市承载力和宜居度,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厦门正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新的城市格局正迅速铺展,“大海湾、大山海、大花园”,一座充满生态、人文、现代气息的美丽城市正呈现在世界的面前。 新的起点,新的梦想,串联起新的城市发展轨迹。 “美丽厦门”,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正一步步从蓝图化为触手可及的美景! |
相关阅读:
- [ 06-05]“闽台文化·美丽厦门”摄影大赛今日启动 最高奖项价值万元
- [ 05-19]“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活动观察:凡事都得听群众意见
- [ 04-25]思明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以奖代补”项目
- [ 04-25]美丽厦门共同缔造 海沧公共自行车投用半年受追捧
- [ 03-31]第97期 城市义工开展美丽厦门环保健步行行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