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老总”QQ上连连催款 90后出纳上当受骗转出9.9万

2014-06-06 17:06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后悔 事后才发现上当受骗;当心 冒充领导骗术又有“升级版”

 

厦门晚报讯(文/图 记者 朱俊博)冒充领导骗钱的骗术又出现了升级版,这次骗子用的不是电话,而是QQ。入职才半个月的出纳亚红(化名)就中招,把公司的9.9万元转给了骗子。警方发现,问题在于出纳没有按规范向领导当面核实转款信息,领导层也没有按规范沟通,因此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信网络信息,涉及财务方面最好当面或电话核实。

1、公用QQ发来财务通知 两领导频催出纳转款

90后的亚红半个月前到软件园二期的一家公司就职,担任出纳,她对这份工作很用心,需要财务支出时,每笔都会跑到经理的办公室去当面确认。

6月3日是端午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亚红上班后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登录了公司申请的公用QQ,她的昵称是“出纳-亚红”,她说这是公司的制度,上班时间都不能用私人QQ,好友名单里全都是公司职员。

很快,好友名单中的“刘经理”就给她发来信息,说要转9.9万元到合作单位的账户中。对于在QQ上发布的信息,亚红已经收到过很多次,她并没有起疑心。

亚红没有详细询问转款的具体原因,过了一会儿,显示昵称为“陈总”的QQ也弹出信息,说这笔款要抓紧转。两位上级下达的命令,让亚红加快了工作节奏。

“那两个发信息的QQ,头像和昵称,和真实公用QQ的一模一样,连说话语气也都一样。”亚红说,虽然QQ上还会显示QQ号码,但大家一般都不会去记,更何况她才入职半个月。

2、老总曾过问并发验证码 经理追问才发现骗局

亚红说,就在她登录网上银行的过程中,两位上级领导的QQ一直发消息过来催问进展,这让她感觉到事情很重要。

“原本我还会去领导的办公室确认一下,可这两人一直发消息,我也就没去当面问。”亚红说,在网上银行操作汇款要转出9.9万元后,银行会给登记注册的手机号发一个确认短信,这个短信是直接发到真实的陈总手机上,“陈总还真的给我打电话来问这笔款的事,我就说这是刘经理交代要办的。”因为入职不久,亚红对陈总有点敬畏,觉得话说得越少越好。

陈总听完后没觉得异常,就把确认短信转发给了亚红,后者再将其中的验证码提交到网上银行,一笔9.9万元的款项就此从公司账户中流出。

事后亚红觉得有点不大对劲,“既然陈总也在QQ上催问这笔款的进展,为什么他又要打电话过来问转款的事?”不过这一想法很快就被繁重的工作给淹没了。

直到当天晚上下班后,亚红接到刘经理的来电,问说为什么要转款9.9万元,她这才明白自己被骗了。

给公司造成了损失后,亚红一直很内疚,她觉得唯有辞职才能谢罪,但公司领导说,目前先等警方破案再说。其中亚红了解到,其实公司的公用QQ曾被盗号过,每位职员的身份信息一下就能被骗子掌握了,可惜后来公司也没有做出补救措施。

3、财务出款必须严守规范 管理层沟通也要定规矩

就在上周,本报曾对冒充领导借款诈骗的骗术做过报道,而这次又出现了骗术的变种,以QQ代替电话,这值得市民们的警惕。

警方分析认为,骗子们在QQ上冒充领导,要么是直接盗用领导的QQ,要么是“克隆”一个类似的QQ,但不管如何冒充,首先骗子得对职员们的信息掌握清楚。

“有的是翻看之前的信息记录,获得身份、好友关系等信息,再以领导的口吻骗取受害人信任,向受害人发送信息,让其往指定账户汇款。”民警说,而亚红被骗这一案件,骗子则更省事,因为公用QQ上的昵称,连名字和职位都显示得一清二楚。

民警说,如果亚红坚持自己之前的做法,到领导办公室当面确认转款信息,或者给领导打电话确认,骗子都无法得逞。

警方认为,此案中,陈总也有失职的地方,“验证码在他手机上,当出纳告诉他是刘经理布置的任务时,他没有向刘经理确认,反倒是相信出纳的话,将验证码发给出纳,这也给了骗子机会。”

民警提醒说,公司职员在涉及财务处理问题时,最好还是按照制度来规范操作,不要轻易相信网络通讯信息,以免公司财务受损。

【警方支招】

1.注意上网安全防范工作

一是设置高级别的QQ登录密码。登录QQ时注意防止别人盗取QQ号码,从而影响到个人微信账号安全。如果是QQ被盗,导致微信出现不安全状况,应立即通过申诉先取回QQ号。二是浏览网站注意安全,开启相关安全保护功能,不要轻易点击不安全的网址、下载来历不明的文件,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设置一些具有诱惑性的链接地址,吸引用户点击,从而让用户访问病毒网站,病毒能迅速窜改QQ密码。三是尽量不要将不明身份者加为好友。

2.资金往来要事先确认

不能轻易相信QQ、电子邮件和微信等网上联系方式,一定要通过电话及时确认。在汇款过程之中,要注意对方的银行卡,因为不法分子的银行卡一般为外地卡,如仔细核对,能及时发现是不正常的收款账户。领导和员工或下属尤其是财务人员之间,可以明确相关付款规则,设置内部知晓的“暗号”,不符合规则的信息或者网络留言必须要电话确认。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