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进口儿童食品质量未必靠谱 尚有诸多隐患

2014-05-31 16:16:13翁华鸿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现状

在细菌总数和添加剂控制方面,国外标准更不严格

提醒

正规进口常检出问题,网上代购更需警惕

检验检疫现场展示不合格儿童食品。

检验检疫人员为进口食品把关。

厦门晚报讯(文/图记者 翁华鸿)在不少消费者的心中,进口食品是质量可靠、食用安全的代名词。昨天,厦门东渡检验检疫局召开了“进口儿童商品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婴幼儿奶粉及辅食等儿童食品质量并不乐观。

【检测】

近400吨儿童进口商品不合格

昨天上午,厦门东渡检验检疫局通报了“进口儿童商品质量状况”。截至2014年“六一”前夕,东渡口岸进口食品及食品原料共计1208批次,11.74万吨。其中,检出食品安全卫生不合格共计46批次、395.82吨。

在昨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东渡检验检疫局副局长连友国说,作为厦门进口儿童商品最大的检区,经由厦门东渡口岸入境的主要儿童商品有婴幼儿奶粉及辅食、各类小食品、奶瓶奶嘴、纸尿裤、玩具等。除奶瓶奶嘴外,其他儿童商品质量情况不容乐观。

在进口儿童食品方面,不合格品种涉及婴幼儿辅助食品、烘焙食品、糖果果冻、饮料、冰淇淋和干果蜜饯等儿童较为喜爱的食品。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微生物超标、理化指标超标、食品添加剂及营养强化剂超标等。

【事实】

进口食品标准不一定比国内严格

有业内人士分析说,境外食品标准并非样样比国内严格。比如在细菌总数控制和添加剂控制方面,境外的标准明显不如国内严格,因此也容易在这两方面检出问题。

截止到目前,东渡检验检疫局已连续检出10批次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不合格,货物来源于泰国及美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等地区。根据国家标准GB10769-2010规定,此类货物需含有某些特定的基本营养成分,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钙、铁、锌、钠等。其中6批货物缺失上述基本营养素成分,另外4批货物中的活性乳酸菌数量,也达不到我国国家标准要求。

“关于不合格食品,东渡局第一时间通知相关进口商,并按照相关规定作出退运或销毁处理,严防不合格商品流入国内市场。” 副局长连友国说,在购买儿童进口食品时,建议家长们还是在正规的大型商场购买。购买时,家长们应认真阅读中文标签,必要时还可向商家索取卫生证书。

【警惕】

网上代购进口食品是个大隐患

在麦德龙、每时美季和天虹超市,记者看到了大量进口儿童食品,除了各类饼干、糖果外,还有进口奶粉、儿童辅食等。除了这些实体店,主营进口食品的网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进口食品”,发现相关商品多达25万多种。

网店商家们的介绍显示,这些食品除了来自欧美国家的外,还有许多来自韩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有些销量十分惊人,好几款进口食品的销量记录超过1万件。一位经常网购进口食品的市民王女士说,和超市的进口食品专卖区相比,在网上买进口食品要便宜很多,还常有折扣和买赠活动。

和王女士一样,不少网购进口食品的市民都认为,安全方面,既然人家卖,就应该没有问题,担心是多余的。不过业内人士却认为,不少电商开设的进口食品专区内的食品,生产日期都标注不清楚,许多所售的食品无中文标签。即使是经过正规渠道进来的“洋食品”,经检验检疫部门把关后,都存在不少问题,何况这些“三无”进口食品。

【消费提醒】

买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

注意中文标签是否直接印制

4月1日后进口的,要细看中文标签是否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如果出现加贴则属违规情况。中文标签内容应包括食品名称、净含量、配料、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原产国、经销商/进口商/代理商、地址、联系方式、营养成分表、产品类别、适用月龄、使用/配制指导/图解说明、属性、贮存条件、警示说明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