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集美海边一渔民老人搞产业转型 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2014-05-29 09:19:42吴在平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张金发和他的新船队

海上垂钓项目深受游客欢迎。

东南网5月2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在平)10多年前,厦门市集美区东安村的一大片土地被征用了,那些建在海边的虾蟹养殖池塘渐渐消失了……

不久后,海边浅滩出现了一排排吊养的海蛎,同时也出现了一个忙碌的身影。

他捻着胡须在海边来回踱着步。前些年,厦门环东海域整治开始,眼看着吊养海蛎的绳子和石块被船只一趟趟地拉走,他的脸上愁云密布,海风把他的一绺长须吹成一蓬乱草……

后来,他从集美的海边开出两艘小游船,搞起海上旅游休闲项目,奔忙数年,投入大把资金,期待收获应有的回报。

在转岗就业路上求索,集美失地失渔老人张金发虽屡屡碰壁,却从不言放弃。

海还是那片海,但海水更蓝。

站在那片曾经十分熟悉的海边,64岁的集美渔民张金发心情起伏,就如这蓝色的海。

咬咬牙,一口气下单定制了8艘游船。一年多后,4艘船交付。如果要继续生产另外4艘船,得先筹备资金。可是,张金发还一口气签下了宝珠屿12年的经营管理合同,作为海上旅游项目配套,眼下正筹钱进行设计装修。

老张一个头两个大,这些年为了海上旅游项目,已经投入300多万元,接下来还得不停地往里投入。这次又要到哪里弄钱?

他想到自己在集美灌口还有两间店面,同安还有一套房子。“卖了吧,还能凑个百八十万,不够的动员合伙的渔民兄弟再凑些。总不能就这么半途而废!”他说。

春节前后,老张卖了店面和房子,又回到了集美的海边。望着停泊在浅海上的4艘游船,他眉头紧蹙。

“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现在跟着我一起干的渔民兄弟只拿很少的一点工资,有的纯粹是友情帮忙。”他说。

几年前,老张牵头成立了厦门环海湾休闲垂钓有限公司,员工基本上是这些年失地失渔的农民,厦门岛外的集美、同安、翔安、海沧区也有人加入。去年,老张还与厦门海洋职业学院合作,把30多位渔民送去培训。“按规定,从事海上游船驾驶、维护什么的,都要有资格证,否则不能上岗。”老张说,这也是为将来考虑,海上旅游项目发展起来后,最需要的就是这些最熟悉海的渔民兄弟。

2006年,两条小游船从集美龙舟池畔开出,老张的梦想在那时启航了。让失地失渔的农民转岗就业,让渔村的孩子上得起学——为了这个朴实简单的愿望,他已经坚持了8年多。

老张还清楚地记得公司开业的那一天。雨过天晴,厦门环东海域集美旧旅游码头比往常热闹了许多,老张特地穿上白衬衫、打上红领带,向大家宣布:厦门第一家海上旅游休闲观光项目开业了!

这就是张金发,一位环东海域退养的渔民,8年来四处奔走,带领着他的渔民兄弟在转岗就业路上努力探索,虽经历过无数次碰壁,却从不言放弃。

厦门东海域退养第一人

老张的家,在集美侨英街道东安社区。从小,他就与村边那片蔚蓝大海结下不解之缘。

那时,大家都驾小船讨小海,生活自在悠闲;后来,人人都搞养殖,在地里挖个池塘,把海水引进来养虾养蟹。虽说都是农民出身,可老张的脑子却比别人灵光。他知道,池塘面积有限,要想提高产量得靠科技。当时,很多村民因为种苗投放过度,水中氧气不足,虾蟹存活量大降。老张第一个引进增氧技术,增加了虾蟹存活量,提高了产值。

靠着一手虾蟹养殖的好技术,老张赚了不少钱,头一个在村里盖起红砖楼房。

再后来,城市建设规模扩大,村里的土地被征用了。看着自己养殖虾蟹的池塘一个个地被填平,老张到海边来回踱步,对将来的出路感到一片迷茫。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海还有得靠吗?盯着眼前的这片大海,老张突然有了主意:吊养海蛎。

于是,他带着几位村民尝试搞起吊蛎养殖。因为深谙潮汐涨落的深度和时间规律,老张最初放养了3万多条,到年底就净挣了24万元。在老张的带动下,村民们大搞吊蛎养殖。几年后,许多村民富裕起来了,老张也成了养殖大户。

不过,老张也有忧虑:“养殖的人多了,海面上满满的泡沫浮球、网箱等,密密麻麻的,对海洋环境是个破坏,恐怕不是长久之计。”

2005年,厦门启动环东海域整治工程,东安村的6000多亩养殖面积在清退之列。

“辛辛苦苦好多年,大家一起搞起来的吊蛎养殖产业,转眼就没了。”老张说,当时自己心中是万分舍不得,但干部来动员了好几次,自己也觉得应该配合政府的工作,为大局着想。于是,他第一个响应号召,把他家的100多亩石蛎、海蛎养殖面积清理完毕。

“我还成了东海域退养第一人,成为先进渔民代表,上台接受市长的表彰。”说起这段往事,老张脸上挂满自豪。

风从海上来

浔江之畔,是故乡集美。

老张对海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退养后还是做着与海有关的梦。

“我们这些失地失渔的农民,上了年纪,既没有文化,又没有技术,给人家看大门还要排得上队。虽说政府按人口每人补偿了2万元,但交了社保、医保后,所剩无几。”说起渔民的生活,老张有些激动,“大家相信我,推我做代表,我是带头退养的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帮助乡亲。”

养虾养蟹养海蛎,老张把靠海的文章都做得十分出彩。“可那些都已经过去了,人还是要不断进步的。”他说。几次事业的转折,培养了他不服输的性格,可他从来没想到,这次选择开发海上旅游,带领渔民转岗再就业,却让他在8年的奔波忙碌中走得如此艰难。

搞海上休闲旅游,厦门没有先例,老张也没有头绪。

一个人挎着黑包,开着那辆本田车,他一个一个地跑政府部门。渔船是捕鱼的,游船是载客的,涉及多个管理部门,每个都要跑过去,申请、报批。几经奔走,老张发展海上休闲旅游的计划,得到了市、区的支持。

2006年,老张和几个渔民合伙,用自家的征地补偿款投资50万元,买了2艘游船,试着搞起海上旅游。当时,因为集美没有正规的码头,游船只能挂靠大嶝航运公司。

可游船没开几趟,不久便散伙了。“我这一辈子都与海打交道,每次都成功,我倒想看看这次是不是我老张能力不行。”执着的老张不想就此放弃,“这个项目应该有前途,可能我们不懂得做。”

于是,他自费到浙江、广东甚至澳大利亚等地学习考察,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国内有人做这个项目,一些国家很支持私人搞海上旅游。”考察回来,老张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但当时相关政策法规却是一片空白。

中央和省里的媒体报道了老张的困惑,呼吁当地政府支持。此事引起了厦门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2011年6月,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出台了《厦门市休闲渔业船舶试点实施方案》,老张的厦门环海湾休闲垂钓有限公司被作为试点,他的2艘旅游船再次下水了。

等待烧开一壶水

尽管一路走来坎坷难行,但老张痴心不改。他说,没有大家的鼓励和支持,他不可能坚持到今天。

厦门都市休闲渔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希远在报纸上看到了老张的故事,被老张的精神所感动,无偿提供西堤码头让老张的游船临时停靠。

几年前,老张就向区有关部门申请,希望政府能在环东海域建设集美滨海休闲旅游码头。“领导表态支持,但由于政策法规的问题,耽搁至今。”老张说,“现在,我的申请仍停留在报告上。还有,像渔民的船有油料补贴,可是渔民转岗就业的游船,一分补贴也没有。”老张说,他有点想不通。

老张的前两艘休闲垂钓船有些窄小简陋,加上载客限制,经营起来入不敷出。“游客多了装不下,少了白忙活。”老张说,加上保险费、税收、员工工资、办公租房等费用,他做的是亏本生意。

但老张看好远景。他说,现在游客可以从集美或厦门西堤码头乘船,体验近海垂钓、品尝海鲜等水上休闲项目,今后还可以登上厦门东西海域的岛屿游玩,慢慢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个海上旅游项目。

这些年来,老张一头闷在这事上,不断投钱,老伴意见挺大:“你何苦花钱去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几百万元要是拿去旅游,舒服着呢!”老伴说的不无道理。老张本可以在家颐养天年,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他可以衣食无忧,空闲时出去观光旅游。可他却偏偏看上了海上旅游项目。还好儿子一直支持,相信项目会有前景。

更让老张感动的是那一帮渔民兄弟。家住海沧的陈坤生是驾船闯海的好手,不久前把自家海鲜小店转让给别人,跑来给老张搭手帮忙。“跟老张做朋友快四十年了,这个忙还是要帮的。”他说。

跟老张同村的张永固不到50岁,原来在滩涂养海蛎,收入丰厚。即使是讨小海,一天100多元不会少,可是现在都没有了。他说:“孩子上学,想进工厂人家不爱要,在老张这里我们才得心应手。”

老张把30多位渔民兄弟送去培训,公司只叫来一部分人帮忙,他说:“今后发展了,大家都来。”

老张带领下的环湾旅游公司是由几位失地失渔农民投资入股创办的,有的向银行贷款,有的向亲友借钱,都不易。

老张看到,东海域的失地失渔农民大都年纪大,要实现转岗再就业很难;他也看到,这些渔民的孩子因家庭困难上不了中学、大学,回到了村里。“我一心想把这个项目做起来,就是想给渔民兄弟一个前途,一个未来的希望!至于自己能赚多少钱,我并不介意。”老张说。

让老张欣慰的是,集美区政府、海洋渔业主管部门都向老张提供了尽可能的帮助。现在,老张的游船获准增加到8条,核定载客也增加了,一些旅游团队也陆续前来。老张对线路进行了重新设计整合,立足地域特色,把嘉庚精神作为旅游文化的推介重点,对宝珠屿进行装修规划,作为新的旅游景点免费开放,市、区旅游部门也协助老张推介业务。

“我理解政府的难处。有些事是不能急的,就像一壶水,要烧开得等一阵子……”老张说,都走到这一步了,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