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解读 特殊院长的“公约数” 从张铭清,到何亚非,近年来,厦门高校接连迎来“高官”院长。 这是厦门高校的明智之举,也给这些学者型干部新的平台和挥洒的空间。而导报记者梳理下来,这些“特殊院长”,也有不少共性。 均为学者型官员 到高校当院长,得有一副好口才,最好是学者型官员。 从口才上来说,曾任外长、副外长,在外交领域交锋中经历“枪林弹雨”的李肇星和何亚非,深得外交辞令,口才不必多说。同样,张铭清院长当过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不仅口才过人,说话拿捏的尺度亦是精准。 与此同时,他们在所在的领域,不仅有丰富的阅历,且有深入的研究。如,具有高级经济师身份的丁国炎院长,不仅著作颇丰,在论述一个观点时,就常以权威的数据来分析解读,论证的精神不可谓不严谨。 科研+带博士生 除了李肇星担任名誉院长外,导报记者注意到,其它三位“高官院长”,在担任院长的同时,获聘博士生导师。 而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给导报记者提供的相关信息显示,这些院长,都带有相关的科研课题,上课以给学生开讲座为主,也会负责培养一部分的博士生。 专业对口,经验丰富 学新闻、干新闻的张铭清,到厦门大学担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从专业上来说,再对口不过。 同时,在外交部长期任职的李肇星、何亚非,加入华侨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课题对他们来说,不仅熟悉,更是专业、权威。 “官、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在丁国炎赴华侨大学履新时,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曾这样寄语:“研究院对接得好,直接为地方经济服务,是一种很好的官、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是多方共赢的事,让我们看到正能量。”其实,这也是这些特殊院长加盟的一大共性。 可以说,中国教育最大的缺陷是师资来源单一,让这些有实际经验的领导干部、实践工作者进入高校,能为高校带来理论知识之外的补充。这也是进一步打通高校、政府、社会三界的壁垒,有利于为科研深入和人才培养创造更好条件。 |
相关阅读:
- [ 05-27]“武大郎”更不应该被歧视
- [ 05-27]台湾高校向大陆招1988名本科生
- [ 05-26]高考录取复查,制度补丁也是改革空间
- [ 05-26]从缩减加分项目到清除教育特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