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逼真的场景当中让孩子完成防震演习。(记者 殷磊摄)
在互动中帮助孩子成为地震小专家。(记者 殷磊摄)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殷磊 通讯员 蔡欣欣) 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地震灾害无法预测,具有瞬时突发性的特点,而且它破坏性大,成灾广泛,会产生严重的次生灾害,防御难度大。因此,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地震灾害知识和避震自救技能,显得尤为重要。“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战略规划提出“两个百年”愿景,而坚持不懈地提升厦门防震减灾水平,持续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正是实现愿景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近年来,市地震局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利用科技手段,借助新载体,将防震减灾知识细化为不同的元素符号,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而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防震减灾科学意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妙招1】 编印“指南” 介绍应急避难所 2011年,厦门市把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重要内容,全面建成42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今年,厦门市计划再建设40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目前已严格按照政府制定的招投标程序进行设计和招投标施工阶段,年内即可建成。 如何让这些应急避难场所真正为市民所了解,从而在紧急情况下发挥它的作用?除了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开讲座、做宣传,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利用节假日开展公益宣传等常规做法,市地震局还想出了各种办法。 市地震局于2012年组织编印了《厦门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指南》。这本“指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每一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基本情况——包括所处的位置、面积、周边的社区、周边的医疗机构和大型超市商场等信息。每张示意图上,还用带箭头的红线标注出附近社区居民抵达避难场所的最近路线。 《指南》中还有“地震知识”、“地震安全手册”等内容,帮助市民认识地震,对破坏性地震未雨绸缪。市地震局利用开展各种公益活动的机会,向市民免费发放《指南》,尽可能做到家喻户晓。 【妙招2】 卡通人物引导使用避难所 市地震局目前还正在开发相关软件系统,生动、形象、直观地引导居民使用应急避难场所。市地震局局长毛松林介绍,未来,市民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系统,轻松掌握有关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相关信息。“只要点击自己居住的小区,就会出现一个卡通人物通过电子地图指引你前往应急避难场所。”毛松林介绍,卡通人物会为使用者规划出抵达最近的应急避难场所的路线,一路上,它还会提醒相关注意事项,介绍相关应急避险知识。进入应急避难场所后,卡通人物还会像小主人一样,介绍内部的功能分区,让使用者迅速熟悉应急避难场所。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真正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为了做好长效管理,市地震局还经常指导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单位,组织附近居民开展应急演练,熟悉应急避难场所的疏散路线、功能分区,做到心中有数。 |
相关阅读:
- [ 05-09]江西万载一小学举行“防震减灾”应急演练
- [ 04-20]四川开展防震救灾综合应急演练
- [ 02-11]厦门将建首个防震示范社区 今年在全市逐步推广
- [ 01-24]吉林前郭县地震灾区:建2888套保暖防震彩钢房
- [ 01-06]四川芦山5日发生3.9级地震 属“4·20”地震余震
- [ 11-28]福州防震减灾新目标:五年内有能力应对6.5级地震
- [ 09-24]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防震减灾条例(草案修改二稿)等事项
- [ 07-23]河北防震减灾条例施行 学校医院应高于抗震标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