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脸墙”。 在思明区,活跃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分性别不分年龄,用爱心、耐心和恒心,扶危帮困、助人为乐;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这座城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思明城市义工。 2012年6月,中共思明区委宣传部、区委文明办、厦门日报、厦门晚报联合启动“感恩生活 爱心思明——城市义工志愿行动”,通过媒体发布活动预告,义工自愿报名参与,每周六固定开展不同主题的“三关爱”志愿服务。 这个由政府和媒体联合打造的志愿服务平台,不仅是扎实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培育义工精神,构建新型城市人际生态,引领城市生活新时尚的平台,更在全国率先形成自主运作模式,成为全国构建新型志愿服务模式的样本。2014年1月,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荣获厦门市“2013年度感动厦门特别奖”。 “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 ——摘自党的十八大报告。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 ——摘自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 文/本报记者 吴晓菁 图/本报记者 王协云 4月26日下午的中山路,是思明城市义工的舞台。已经开展了100期活动的思明城市义工齐聚中山路,以一场特殊的回眸活动来开启新的奉献之旅。 义工们朴实而灿烂的笑脸定格于照片,组成了一面“笑脸墙”;情景歌舞剧《美丽的义工》记录了城市义工成长的点滴;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新体系音教班合唱团带来的“快闪”行为艺术让爱在中山路瞬间定格……城市义工的风采通过歌、舞、戏剧等形式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此外,由义工蓝永生、沈世豪作词、邓志武作曲的《城市义工之歌》一响起,太平财产保险厦门公司分公司团支部的20多名团员随即跟着哼唱:“今天我们正式加入城市义工,以后将持续参与。” 在属于义工们的舞台上,经久不息的掌声,不仅是送给这群可爱的城市义工,也是对思明区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成果的充分肯定。 受邀参加现场活动的中央编译局办公厅科研处负责人、研究员包雅钧说,“我一直关注城市义工不仅仅因为这是一个政府创新项目,更重要的是我看到这样一个行动背后的重大价值和深远意义。我们只有通过关爱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才能慢慢地习惯去关心社会公共事务,从而促进社会的整体认同,积聚社会的力量,致力于实现更多更大程度的善。”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