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厝垵的小巷充满“文艺范”。
曾厝垵民宿为大家提供良好的休憩之处。 设计理念 有地方感的公共空间 明确曾厝垵作为厦门重要的闽南渔村文化体验、文艺产业集聚发展、客栈综合服务提供的定位目标,坚持历史文脉延续与文化创新鼓励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强化基底、巷道及空间关系,强调综合解决场地问题。 完善地面人行步道系统、增加人行天桥联通曾厝垵与海滩,增强渔村场所感。引入生态的设计理念,强调人、厝、海的共存与相互配合、相互交融。 完善市政公共服务 加大卫生整治力度,借助正规组织和民间力量完善垃圾收集处理;疏通路网、规范停车;加强安全、消防、电力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及时疏散人群等。 政府与社会组织形成新形式 自下而上,曾厝垵的明天需要自发的社会组织进行自主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力量,建立起一个新型的治理体系。 厦门日报讯(文/本报记者 吴晓菁 图/本报记者 王协云)以鱼骨为灵感的桥横跨环岛路,既可以解决行人过街难,又能成为新的旅游景点;设计音乐符号广场、心形露天广场,既打通山、海的联系,也为文青们提供新的活动场所;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建立轮值共管制度,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聘请热心社区事务的群众担任社区规划师,为曾厝垵发展出谋划策…… 关于曾厝垵空间环境整治的大部分点子都出自于群众。记者在曾厝垵空间环境整治工作坊的成果汇报会上,看到了这份“集成”了群众建议的规划方案。方案中的不少内容让人眼前一亮。 正如工作坊的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郇教授所说,这工作坊,不是规划师来做规划,而是让群众来做规划,群众提建议,然后根据群众的想法,把它落实表达出来,最终的方案由群众自己来形成。 那么,这份根据群众意见、自下而上形成的规划方案有什么亮点呢?如何恢复曾厝垵的渔村记忆?如何为文艺青年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呢?如何创新公共事务的管理模式呢?本报今日为您详细解读。 亮点1 音乐元素 创意:结合渔村特色,打造带有渔村记忆的音乐广场
音乐符号广场的“心”形景观台(规划意向图)。 在曾厝垵这个文艺气息浓厚的小渔村里,音乐从来就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为了让音乐随处飘荡在曾厝垵的上空,规划方案这次结合群众的建议,设计了海之歌音乐广场、音乐符号广场等元素,增加曾厝垵的音乐气息。 比如,海之歌音乐广场将利用村里的荒废地块,结合渔村特色元素(包括渔网、锚、鹅卵石等),将其打造成带有渔村记忆的音乐广场,成为音乐创作者展示的舞台。在没有举办音乐会的时段可提供公共休息、电影播放的功能。 音乐符号广场则位于曾厝垵旁的水库,通过音乐符号打造露天音乐会和音乐符号走廊通往露天观景台,观景台的设计还浪漫地选择了“心”形,年轻爱侣可以在这里看海听歌。 亮点2 “渔桥” 创意:把渔村要素运用到过街天桥上,行人过街如穿过“渔船”
“渔桥”创意让人“点赞”(规划意向图)。 曾厝垵是个海边小渔村,然而很多人提到,从曾厝垵到海边的路并不好走,如何跨过环岛路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针对只有一条斑马线的过街现状,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设计师们匠心独具地提出了“渔桥”的概念。当还飘荡着油墨清香的设计图在群众面前展示的时候,便引来了许多关注,看到的人无不“点赞”。 “渔桥”的创作灵感来自传统渔船的木框架。“曾厝垵是个渔村,我们就想把渔村的要素运用到过街天桥上,于是就从渔船找到了灵感。”在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师的眼里,这座“渔桥”不仅可以以便捷的方式把更多的人从曾厝垵带到海边,更重要的是还能增加渔村的吸引力,比如在两边的桥下各开拓主要功能空间,并在桥上打造可以看夕阳的观景台,这对于缺乏公共场所的曾厝垵来说很重要。 以渔船为原型的人行天桥还能在日照阳光或是夜景灯光的照射下,在环岛路上形成独特的投影,让路过曾厝垵的车辆、行人都能过目不忘,产生印象。 亮点3 留言板 创意:曾氏宗祠门前广场将变身休闲区,为游客提供留言墙
曾氏宗祠门前广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曾氏宗祠门前的广场此次也被群众提及,并在规划师的手中有望变身休闲小广场。方案拟对曾氏宗祠门前的这块空地赋予新功能,营造活动吸引点,以新的活动改变其被占道摊贩占领的现状。 方案建议,空地上可增设一处小型喷水池,并为游客贴心地提供留言墙、旅客服务台和休憩凳椅。建筑要素上,尽量使用体现曾厝垵本地古厝风格的建筑构件。 在谋划阶段,留言墙和宣传板样式设计多方咨询。建设过程中,要发动周边居民、商户参与,多方共建。建成后,可定时在该节点举办简单的街头文化创意表演。 亮点4 入口广场 创意:入口广场增设休闲设施,增加文化特色
充分利用公共空间,是这次整改的一大重点。 每个到曾厝垵的游客,都会在村口留影纪念。然而,目前曾厝垵的入口广场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比如,没有充分利用入口广场的公共空间,缺少供人休憩的小空间和设施。入口处的大榕树被遮挡起来,护坛过高,未形成榕树与人之间的交流。拥湖宫西侧外部三角地被小商贩占用,损坏了历史遗迹,使得有展示历史文化的构建都被遮挡了起来。 方案建议,建立东西两侧的轴线关系,使其通透,整体唯一。同时,增加休闲设施构建绿化和座椅等,打开榕树,降低花坛高度,并设计为2级台阶,使人可以坐和登步而上。拥湖宫西侧外部的三角地清理为展示曾厝垵历史的展示空间,增加说明展板,并挂在墙表面,充分展示其中两个历史构建的外貌,增加文化特色。 亮点5 “社区规划师” 创意:由热心群众担任,为社区发展出谋献策
众人在细心观看学习整治经验。 未来,由热心社区事务的群众将出任曾厝垵“社区规划师”,为曾厝垵发展出谋献策。方案建议,业主委员会和文创会组建公共事务管理公司。 由业主委员会和文创会一起组建公共事务管理公司,提供文宿管理、垃圾管理等公共服务,由政府通过社会购买将公共服务职能转交到文创会与业主委员会,推动社区自我管理。按照对社区发展贡献度、文化创意吸引度、商家信誉度、顾客满意度等方面建立商家持续打分表,对社内的商家进行发展评分,并划定星级,对获得高星级的商家给予贷款指示、优惠管理事务收费等实施鼓励。 亮点6 资产管理 创意:成立公共资产管理公司,对创意文化活动进行补贴
群众在汇报会上听得很认真。 文化创意是曾厝垵最大的竞争优势,但文化创意对租金具有敏感性,为了培育文化创意活动,增强曾厝垵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通过补贴等形式对创意文化活动进行补贴,支出来源于社区资产管理所得。 方案建议,成立社区资产管理公司,以资产管理补贴文化创意活动。通过资产公司,回租古厝等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用于公共用途。 【声音】 汇聚群众创意 说出居民心声 思明区这次启动工作坊,发动公众参与的做法很好、很难得。希望能把工作坊继续做下去,形成一种模式和做法。 如何找到一种合适的模式使城中村更加持续地发展,思明区在曾厝垵的尝试很有价值,可以成为借鉴。 ——香港理工大学陈汉云教授 这次工作坊,组织了三个高校共同来完成,最终我们把群众的想法“集成”出来,把群众的心声都说出来。以工作坊的形式参与到曾厝垵的改造提升中,这不仅是很好的工作方法,也是发动群众开展共同缔造的重要形式。 ——中山大学李郇教授 曾厝垵文创村的发展现在正好遇到一个坎,这次的规划,可以让自发的规划转为自治的规划。如果社区自治组织建立起来了,规划部门可以把审批权下放,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村民实现自我管理,社区规划师也要赋予一定的权利。工作坊可以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扮演好沟通的角色。 ——市规划局局长赵燕菁 工作坊的工作不仅是一个小渔村的规划,更是一件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大事。它不是简单的环境整治,而是让市民参与共同缔造的过程。建议在规划中,除了硬件的完善,还要突破“软件”的设计,可以学习台湾社区营造的经验,发动社区规划师参与研究社区发展,发动社区里有时间、觉悟高的“大妈”一起参与社区管理。希望曾厝垵的这次实践可以作为共同缔造的典范。 ——市规划局总规划师任国岩 曾厝垵文创村的形成是自发的,在政府的治理上很多是空白的,如今,这么小的地方出现了这么多的人流量,势必适应不了。 工作坊这次花了很多精力,从管理机制、到规划、细部节点,都做了研究,提供很好的参考,共同推动政府的“手”和市场的“手”。对曾厝垵形成了很好的愿景和引导。这种形式很好,要坚持下去,做得好,可以在别的社区推广,这也将是思明区购买社会服务的一种方式。 ——思明区委书记游文昌 创意无限的工作坊,为曾厝垵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正能量,为政府提供了很多想做却做不到的帮助,对村民、经营者、街道和社区干部,是思想上的统一、教育的过程。作为街道,希望工作坊后续再进行长期性地指导,在体制机制上进行突破,解决曾厝垵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思明区滨海街道党工委卢彬 |
相关阅读:
- [ 04-22]思明创新共同缔造理念 公众参与曾厝垵改造提升方案
- [ 04-18]曾厝垵空间整治工作坊掀起群众热情
- [ 03-29]输个密码可随意改斤两 厦门曾厝垵坑人水果摊作弊秤被缴
- [ 03-18]厦门软件园一期停车场收费 临时停放30分钟内免费
- [ 03-11]厦门曾厝垵演绎“中国最文艺渔村”
- [ 02-18]曾厝垵社区举办“两岸阵头文化”巡展
- [ 02-11]"共同缔造"让曾厝垵更火 客栈住房率达98%
- [ 02-08]“共同缔造”让曾厝垵更火 春节假期日均4万游客进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