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海虹社区居民对社区大学赞不绝口 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璐)前日上午,海虹社区居委会门前的下沉广场聚集了数百位居民,一同见证了海虹社区居民大学的揭牌仪式。 “退休了,空闲时间也多了起来,总想利用这些时间学点什么,但又不知上哪儿学。这下好了,社区里就有属于我们居民自己的大学,还有那么多课程供大家选择。我搬到这个社区来还真是搬对了。”老厦门人吴阿姨对海虹社区刚揭牌的社区居民大学赞不绝口,她拿着课程表一口气勾了四五门课。 很多海虹社区的居民对社区居民大学的开学都满怀期待,因为这所特殊的大学不仅能丰富居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这所大学是居民和海虹社区居委会一起办的。 社区能人 孕育社区新文化 海虹社区是个年轻的新兴社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新海虹人”入住。这些“新海虹人”里可是藏龙卧虎呢! 高先生原本住在岛内,2011年搬到海沧的蓝湾半岛小区居住。“搬到这里才发现,这里的小区经常办联欢会,最令我惊讶的是,每期联欢会都有新节目,并且节目都是小区居民自己想出来的,节目质量也不错。”高先生赞不绝口。 海虹艺术团是由海虹社区的能人组建的,成立于2009年春天,从最初的10余名队员发展到现在的百余人。囊括了乐队、合唱队、秧歌队、舞蹈队的海虹艺术团,成员来自社区内的各个小区,通过小区文艺活动相识,之后又因共同爱好走到一起,孕育出了如今的海虹艺术团。 活跃在海虹社区里的能人们为社区注入了活力,也让社区居民凝聚到了一起。“虽然我们住在冰冷的钢筋混凝土楼宇里,但邻里间的关系并不冰冷——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让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就像老一辈住在村里的人一样,一招呼邻里就来帮忙了。”居民林女士感慨地说。 热心人士 孵化社区大学雏形 能人汇聚、邻里关系和谐,不少热心能人便引着有共同爱好的居民一同学习。去年,4位海归音乐才女在海虹社区里办起了免费的小提琴培训班,大受欢迎。“希望喜欢音乐平时又没有条件学习的小朋友,都能有机会接受艺术的熏陶。”琴乡音乐培训中心的李鹭玫表示。 除了像李鹭玫及其朋友这样主动“嫁接”社区办公益培训班的,也有不少因口碑好被居民引进的人才,郑晓钟就是其中一个。 郑晓钟因为儿子的关系从国外教育机构接触了家庭教育,后来自己慢慢钻研,成了这片领域的专家。利用自己的学习及心得,郑晓钟帮助了不少身边人,口碑渐渐传开了。一位家住海沧海虹社区的妈妈,在听了郑晓钟的讲座后,邀请郑晓钟到海沧来讲课——这一讲,郑晓钟又多了许多海沧家长“粉丝”,讲座也就一直持续下来了。 社区内的能人及社区外的人才让海虹居民的生活生动起来。时间久了,受众面越来越广,此时急需一个“集合器”,把这些大大小小的公益培训、讲座集合在一起,让居民之间能有更深层次的互动,社区居民大学便应运而生了。 海虹社区 协助联系办学 海虹社区牵头,为社区居民们联络成立大学。为了让海虹社区居民大学专业化程度更高并具有一定学术水平,海虹社区与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市广播电视大学)共建,共享资源。海虹社区大学的师资力量则主要依托社区里的居民和社会组织的人才资源。“我们社区的教师资源库里,现在有50多名热心人士报名。他们有的在学校里从事教育工作,有的是法律精英,有的是医学方面的专家,还有的在某些方面特别有研究。”海虹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 办大学,不仅需要老师、学生,还需要校舍。为了组建海虹社区居民大学,海虹社区将其门前下沉广场原计划作为店铺招商的店面腾了出来,作为大学的教室使用。在教室装修阶段,一些社区里的居民便会前来帮忙布置。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海虹社区居民大学在今年3月中旬试运行,运行“满月”后,海虹社区居民大学正式揭牌,并与厦门市广播电视大学(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签署了共建协议。“终生学习,成就终生”,言简意赅的校训,凝聚了每一位“新海虹人”对自己的期望。 |
相关阅读:
- [ 11-05]老中医走进海虹社区义诊 不用挂号就能看名医
- [ 09-17]海虹社区:居民自发成立艺术团
- [ 09-17]海虹社区居民自发成立艺术团 歌唱“幸福之声”
- [ 10-15]海虹社区举办“读书会” 以文会友促进邻里交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