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市政协委员:以文化唤回琴岛净与静 提升导游水平

2014-04-13 11:22  林露虹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市政协委员建言《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

春日晴暖,鼓浪屿的美景吸引众多游客。(本组图/本报记者陈立新摄)

 

特色小店受游客青睐。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露虹)用发展的眼光看鼓浪屿,以文化为魂,取他山之石,从点滴做起——前日上午,《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征集意见会上,与会的市政协委员谈想法、提建议,气氛热烈。

多位与会代表表示,去年年底开始的整治提升工作效果有目共睹,《意见稿》兼顾了“治标”与“治本”,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鼓浪屿整治提升的高度重视。市政协副主席高玉顺出席会议并表示,接下来,鼓浪屿整治提升将作为市政协提案重点,希望各位委员多关注鼓浪屿,为鼓浪屿献计献策。

以文化为魂

建立艺术交流平台

“以文化为魂”是多位委员的共识。

市政协委员、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佘国富首先提到学生们的感受。“在那些上世纪80年代初毕业的学生们看来,鼓浪屿让人向往的是她的干净和宁静,而不是现在的繁华喧闹。”佘国富认为,大力发展教育、发展文化是唤回鼓浪屿净与静的重要途径,“鼓浪屿除了要作为音乐家的天堂、画家的乐园、作家的创作基地,我认为还可以加一个‘艺术家作品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就培植文创产业的发展思路,委员们也提出了相关建议。“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学习台湾的有关经验。”市政协委员彭一万建议从台湾引进“体验业”的概念来发展文创,市政协委员蔡素卿则认为,鼓浪屿的文创产业必须与鼓浪屿自身特色相适宜。

鼓浪屿的文化保护亦牵动了多位委员的心,这其中,房屋确权的瓶颈发人深思:由于历史原因,鼓浪屿上的老房子产权极其复杂,产权不明的房屋数量占了四成以上。基于此,乐智强、孙弘宇、沈松宝等市政协委员建议,要在现有制度上,尽快寻求产权问题的最佳解决方式,避免老建筑被随意占用和破坏。

取他山之石

学习九寨沟“一条龙”做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位委员还在发言中以其他地方作为观察样本,试图借鉴其成功经验。

两度到过乌镇西栅的市政协委员庄宛对其管理模式印象深刻,“景区由吃到住都由政府统一协调安排,让人感到有序、温馨。”作为老鼓浪屿人,庄宛认为兼具社区与景区功能的乌镇与家乡鼓浪屿有许多相似之处,乌镇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九寨沟景区的发展经验也被委员们反复提及,“九寨沟神仙池每天的客流都控制在三千人左右,由此带来了舒适的旅游体验。”市政协委员张仁苇认为,鼓浪屿高端旅游的达成与客流的限制密不可分。彭一万也围绕“理顺体制”提出,“鼓浪屿可以学习九寨沟的‘一条龙’做法,责权利都在一起,以形成精细化的管理。”

市政协委员王军从“疏导游客”的角度对提升旅游品质进行了考量,“我们可以参考台湾阿里山景区对游客‘人文诱导’的方式,即旅行社帮助控制景区的外围交通,采用预约等办法,控制游客的进出岛时间,从而提升内部的旅游品质。”在鼓浪屿的综合整治上,市政协委员孙弘宇建议学习广东省打击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业贿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监管体系的“三打两建”做法。

从点滴做起

提升导游水平

提升,从点滴做起。对于鼓浪屿的整治提升工作,委员们不乏微观层面的思考。

沈松宝认为,门前三包工作在鼓浪屿的重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利于乱象的整治,又是共同缔造的生动实践。

在保护历史方面,市政协委员黄秀惠希望尽快着手编撰鼓浪屿的大事记,包括历史名人有谁、每年举办的音乐会有哪些、博物馆里有什么等等,对鼓浪屿历年发生的事进行逐一梳理,留存鼓浪屿的历史。

市政协委员朱萍从专业的角度建议老别墅的保护,“可以采用一些先进技术如3D勘探技术,对老别墅进行评估与修缮。”

在景区提升方面,市政协委员江韵兰建议成立一支专业化的导游队伍,为游客讲述鼓浪屿这座“万国建筑博物馆”的历史轶事。

市政协委员范清华则希望能在岛上布点直饮水,让居民和游客可随时畅饮,从细节上给予人性化关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