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街坊在讲述当时的情况
东南网4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毓慧/文 沈威/图)陈阿婆家住7楼,10日上午突发重病,老伴赶紧拨打120,来了4名急救人员,却以“没有义务抬病人下楼”为由,拒绝将阿婆抬下楼。
情急之下,2名热心的老街坊往返狂奔几百米,喊来4名物业保安,总算将阿婆抬下楼送上救护车。目前,阿婆病情严重,住在中山医院重症病房里。
惊心阿婆病发老伴急拨120
黄老伯与老伴陈阿婆住在思明区育秀里148号7楼,这算得上偏老旧小区,楼房并无电梯。
11年前,陈阿婆因脑溢血疾病导致偏瘫,几乎是常年卧病在床。这几年,陈阿婆身体每况愈下,但黄老伯一直很费心地照料着。
据黄老伯介绍,4月10日上午,女儿外出上班,家中只有他和老伴,上午10点多,他突然发现,卧床的老伴似乎没了动静,赶紧凑前一看,老伴直翻白眼,身体微微颤抖着,已几乎处于昏迷了,于是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10多分钟后,120急救车来到楼下,车上下来3女1男4名医护人员,走上7楼。
寒心4名急救员拒抬阿婆下楼
此时,隔壁146号的62岁老街坊蔡阿婆正在厨房做饭,从120急救车到楼下那一刻起,她就很关注,因为她与陈阿婆认识快20年了;但让蔡阿婆纳闷的是,120急救人员上楼10多分钟了,始终不见抬病人下楼。
蔡阿婆心急了,饭菜还没做好,就匆忙关掉煤气跑下楼,又小跑上7楼到陈阿婆家,一问黄老伯才知道:原来是120急救人员称:“7楼太高,没法抬病人下楼。”而此时,黄老伯已急得眼眶泛红,只差眼泪没掉下来了。
蔡阿婆再次当面追问120急救人员,对方答复:“我们没有抬病人下楼的义务。”这让蔡阿婆百思不得其解:陈阿婆身高也就1米55,体重也就60公斤左右,4个120急救医护人员虽说有3个是女的,但总不至于柔弱得连这种体形的病人都没力气抬下楼吧?
黄老伯要去医院探望老伴
热心街坊小跑下楼喊保安帮忙
一晃几分钟又过去了,黄老伯急了,赶紧拨打110求助。
心急的蔡阿婆见状就拉上另一名老街坊曾阿姨,小跑下楼直往育秀广场那侧跑去,200多米远处,那里是物业保安值班室,她俩要去喊保安过来帮忙抬陈阿婆下楼送医。
物业保安队李队长是个热心人,立即喊来1名保安,又利索地再打了2通电话,再喊来2名保安,4人撒腿就往陈阿婆家赶。进了屋门,4名保安小心翼翼地将陈阿婆抬上担架抬下楼。此时,6楼一小伙子也赶来帮忙抬人,那名男性急救人员也过来帮忙抬担架。
此时,距120急救车到达楼下已近半个小时了。当大伙把陈阿婆抬到楼下时,110民警刚好赶至。
痛心老街坊要求120急救道歉
陈阿婆病情不轻,当天送往中山医院之后,仍处于昏迷状态,随后被紧急转往重症病房。“120急救人员如果真的没力气抬病人下楼,我们街坊邻居都可以帮忙;实在不行,我们也可以喊保安过来帮忙,但不能说‘我们没有义务抬病人下楼’这样不负责任的话。”昨日,说起这事,蔡阿婆仍显得很气愤。
蔡阿婆认为,如果120急救人员拿这么一句“没有义务抬病人下楼”为由,导致病人错失了抢救的最佳时间,那么,这个后果是不是就该由120急救人员来承担呢?
另一名老街坊曾阿姨的观点与蔡阿婆一致:人命关天,120这么做实在不妥,必须向病患及家属道歉。
解释抬不抬要从病情与安全考量
一时间,120急救人员这么做,到底错了没?可谓备受争议。
昨日,导报记者联系上厦门市120急救部门,一分管人士解释说,这几名医护人员的做法并没有错;对于要不要亲自抬病人下楼,急救人员一般会从病情与安全两个方面考量。针对这起事例,该人士解释说,阿婆病情是不轻,虽说病人体重才120斤,但由于是7楼,且医护人员是3女1男,抬病人下楼的“力量”略显薄弱,贸然抬病人下楼,万一哪位医护人员脚底打滑或是体力支撑不住,导致病人摔伤的话,那情况会更糟。
那么,既然明知3女1男力气较为薄弱,那为何会选派出这样的急救组合呢?对此,该分管人士解释说,急救医生、护士、司机都是随机搭配的,针对病人病情不同、医护人员排班不同,每天、每个车次的急救组合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当遇到抬不动病人时,急救人员都会让家属求助街坊邻居或拨打110报警求助。
这名分管人士也坦承,病人突发重病,家属势必会焦虑,急救人员如果说出“我们没有义务抬病人下楼”这样的话着实不妥当。不过,半个小时之后,这名分管人士就回电解释说,经找当天涉事的几名急救人员核查了解到,当天出车的医生、护士、驾驶员均为女性,只有那名担架员是男性,但这几人坚称从头到尾都没说过“没有义务抬病人下楼”这样的话,当时也没有拒绝抬病人的意思,而且在现场也建议家属求助街坊邻居和拨打110报警求助;这名分管人士希望,病人家属能体谅急救人员的辛苦与苦衷。
短评
救死扶伤要“急病人之所急”
引据去年媒体报道资料,厦门的老旧小区,光是湖里区就有300多个,思明区估测也相差无几,其中,这些老旧小区多为无电梯楼房。
这么多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楼房,万一楼上谁发病了,120急救人员“不敢贸然抬送病人下楼”,街坊邻居又刚好无人在家,就只能被动等待警察或病人街坊邻居帮助,这在情理上确实说不过去,或许也会延误急救时间。
我们建议,120急救应以此事为训,今后在急救人员组合上尽量做出调整,如,针对无电梯楼房的急救,至少要安排2名男性医护人员跟车为宜;另外,救死扶伤,更应体现在“急病人之所急”,在赶往施救地点的路上,建议急救人员提前报警,或让家属提前召集街坊邻居帮忙,赢得最佳抢救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