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经济企业 > 正文

众筹模式风靡厦门创业圈 专家提醒仍然有风险

2014-04-10 11:14  骆余民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4月1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骆余民)继“很多人的店”在厦门风靡一时之后,最近又有一个新的创业模式——众筹模式受到不少厦门年轻人的欢迎。一些年轻人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出了“众筹”邀请,邀请大家一起投资开咖啡馆或茶餐厅等等。

尽管众筹模式方兴未艾,不过,由于“很多人的店”这一创业模式在厦门遭遇寒冬,这给众筹模式蒙上了一层阴影。专家也指出,众筹模式有风险,市民投资需谨慎。

风靡一时不少年轻人热衷“众筹”创业

市民方庆发在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上班,最近,他通过微信好友分享,加入了一个叫“众筹咖啡馆”的微信群。

在这个微信群里,除了自己的好友外,还有很多方庆发不认识的人,大家都是因为对“众筹咖啡馆”感兴趣才加入。

顾名思义,所谓“众筹咖啡馆”就是通过发起人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开办咖啡馆。为了这家咖啡馆能够开起来,这个项目的发起人还专门组织了群成员去考察一些咖啡馆,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无独有偶,80后的苏小强也在自己的微信好友圈发出了想通过“众筹模式”开茶餐厅的想法。

导报记者调查发现,类似的创业行为,最近一段时间很受80后年轻人的欢迎。

“现在很多人在使用这一模式创业。”另一个众筹项目的发起人小陈说,他现在有一个很受网友看好的创业项目,但由于自己缺钱,只好通过众筹方式获得项目启动的第一笔资金。

记者调查其实是“很多人的店”升级版

其实,众筹模式跟之前“很多人的店”类似,都是通过陌生人的集资,“大家来出钱,一起办大事”。

早在前年,厦门就曾出现过一家“很多人的咖啡馆”,这家咖啡馆共80名股东,素不相识的他们,每人出资2000元左右,共筹集了近25万元,在华新路开了一家咖啡馆。不过,由于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这家咖啡馆亏本了,并被迫关闭。

此外,此前在厦门还有一家卖服装的“很多人的店”,同样面临亏损。

“‘很多人的店’这一模式在厦门可以说是失败了。”小陈分析说,“很多人的店”的股东都是兼职的,每人出资也不多,因此大都不在意会不会亏本。而且“很多人的店”是股东共同管理,很容易出现分歧,不利于经营。“我们已经注意到了‘很多人的店’这一模式存在的漏洞,现在正想办法去弥补。”小陈透露,他们选择的“众筹”项目是和股东们一起去考察过的,在选址等方面做了充分分析,还专门做了调查报告。此外,他们还选择比较稳妥的出资模式,即出资人把资金分成两个阶段来付,首先付50%的资金去启动项目,项目完成后,支持者确定已收到回报,再把剩下的钱交给发起人。

作为发起人,小陈会给出资者承诺回报,回报方式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服务,如果项目筹资失败,那么已获资金将全部退还出资者。

专家提醒众筹模式照样有风险

就众筹模式,厦大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的卢盛荣博士指出,这一模式其实和之前“很多人的店”一样,都属于微创业。而这种模式之所以会风靡,主要是国家提倡创业,国内形成创业风潮,但金融体制不健全,银行不提供贷款等,导致创业资金难以落实,进而催生了“众筹模式”。

“众筹模式满足了年轻人的创业需求,分散了创业风险,但这种模式想取得成功仍然很难,风险依然很大。”在卢盛荣看来,虽然这一创业模式有可能带来成功,但成功的概率却很低。原因很简单,众筹模式和“很多人的店”一样,对发起人没有风险约束,而且出资股东众多,众口难调,内部经营难免会有分歧,内耗成本非常高,这是这一模式的致命弱点。

卢盛荣说,众筹模式全凭一种热情,很多发起人可能以为自己想法很美好,而且前期对市场也进行了一定研究,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对市场仍不够了解,这也增加了创业成功的难度,所以年轻人对这一模式还需要谨慎。

小陈自己也坦言,由于“很多人的店”这一模式在厦门基本已宣告失败,这让他在进行“众筹”项目时也遭遇了一定的阻力。尽管他们已做了不少功课,但他也不大敢确定自己的众筹模式能取得成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