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晚报讯 清明时节,平时难得见到的传统食品也纷纷现身了。这几天,市场上最火热的就是各种红糖发糕、薄饼皮、龟粿……这些扫墓的祭品,也是市民喜爱的美食。 不仅是厦门,还有很多地方的清明祭品也各有特色。在人们心里,清明是个特别的节日,既是祭奠先人回忆往事的日子,也是大家庭亲人们团聚的机会,更有长辈希望以此传承家风,在年轻人心里种下感恩的种子。 关键词 洋味 自制寿司三明治 让先人尝尝“洋味” “今年扫墓带点什么呢?”张女士这几天又开始费心思了,去年她自己做了寿司和三明治,带去让先人尝尝“洋味”,今年她决定做面包和紫米三明治。 清明扫墓对张女士来说,更像是家族聚会,比过年还热闹,亲戚们都会准备美食带去分享。以前,都是长辈张罗,从去年开始,喜欢动手做美食的张女士接下了“接力棒”。 “我估计这次小姨父会带一种好吃的肉饼。”张女士说,每次家族中谁发现什么好吃的,都会买来给先人尝。去年清明的前一天晚上,张女士忙到凌晨一两点,就是为了让祖先品尝异国风味。她从八市买回鲨鱼肉,切成条状,加入盐和料酒腌制,过油炸熟。炸好的鲨鱼肉加上米饭、切成条的黄瓜、火腿肠以及自己煎好的蛋皮,用紫菜片卷成一条,切成寿司。 做三明治的面包也是张女士自己做的,切片后,夹入煎好的培根、西红柿、芝士片、生菜就大功告成了。她在制作美食时,儿子就在一旁等着吃切下的边角料,这对他来说已经是美味了。 张女士说,清明祭扫人到得更齐,每个小家庭都是三代同堂,加起来有二三十人。各家带几道菜,有糕点有卤料,有水果。祭拜完祖先,大家围坐在一起,像野餐一样。 张女士特别怀念小时候到山上扫墓。她说,以前外公外婆的墓在万寿路后山上,当时经济条件不好,卤料、炸虾平时很少能吃得到,所以祭拜这天就是盛宴了,爸爸和舅舅还会喝几杯小酒。后来山上塌方,外公外婆的墓就迁到了文曾路的一家尼姑庵后面,文曾路改造后又迁入了陵园。 (文/记者 戴懿 图/张女士提供) 厦门 关键词 薄饼 一大早去八市排队 苦等高手“擦”饼皮 每年清明节前,闽南人就开始惦记吃薄饼了。其实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筹备好各种必须的配料,扫墓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包薄饼吃。时至今日,清明前后还是厦门人最集中做薄饼的时间,口味也与外地不同。 做厦门薄饼“工料料”(闽南话意为特别费工夫),单是听菜刀在案板上起起落落的“笃笃”声,就得听上好一阵子。厨房里,是各色备料,除了新鲜的包菜、胡萝卜、五花肉、豆干、海蛎、虾仁、青蒜、芫荽,还要有海苔丝和上好的花生贡糖,厦门辣酱也是必不可少的。 馅料各家根据口味有些变化,有的有笋、豌豆、豆芽、香菇、粉丝,甚至鱼肉等。所有菜料都要切成细丝,下锅煎炒煮。正宗的厦门煮法,讲究一个火候——“kong”(相当于焖,就是把菜煮到软烂),最佳状态就是菜汁收得恰到好处,留一定的汤汁,这样包的薄饼才有滋有味,风味十足。 刀工不仅决定着馅料的质量,也代表了对这道小吃的虔诚度。豆干切得越细越好,可以帮馅料“吃油”,让薄饼皮不会被馅料里的汤汁浸透破损;五花肉要切成小细丝,细到让人忘记它的存在才叫高手;包菜、胡萝卜切成菜丝特别让人有成就感。 除了馅,薄饼皮也是关键。几乎每个老厦门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站在第八菜市场摊位前苦等高手“擦”出一两斤连干吃都觉得香的薄饼皮。当然,做薄饼皮的高手很多菜市场都有,清明前大家都赶早去排队,要是晚去队伍都排得老长了,脚都会站酸。 清明节的薄饼,是一种“爱”的吃食,因为全家人都可以动手参与,切菜、炒菜各有分工,等到五颜六色的一盆盆馅料端上桌,孩子们有的剪芫荽,有的把贡糖碾成末,有人专门负责撒海苔丝、抹辣酱,公认手工最好的则端坐在“流水线”的一头,包出一个个成品来。 据说,发明薄饼的是明代的蔡夫人,因为看丈夫蔡复一公务繁忙,饭菜总是热了又凉顾不上吃,于是想出这种可以边吃边办公的好东西。清代有诗人写诗咏薄饼“春到人间一卷之”,如今在厦门人的家庭演变为老少齐动手的特色食品。 清节前,市场上除了卖得最火的薄饼皮,作为食祭的还有米糕、米粿、龟粿,咸的甜的菜头粿、芋头粿等。从前人们要早早去传统糕饼店排队,买新鲜糕点,如今商场、超市也都有一站式订购服务了。(文/图 记者 林晓云) 关键词 海蛎煎 最拿手的海蛎煎 专门做给过世的长辈 一枝春的茶叶,彭先生一家人早就不喝了,但是每年清明他总要买一些,因为这是他过世的父母最爱的。 彭先生把泡好的茶装进保温杯,再带上黄则和的素馅饼、鱼皮花生和几样水果,如果能买到新鲜的海蛎,还会准备一点海蛎煎,这是他最拿手的菜。 彭先生祖籍翔安,虽然已经离开农村31年,但每年清明节他都要回去。他的父母和祖父母的坟头散落在半坡上的田地里,杂草丛生,他带上家人,扛着锄头去除草。 彭先生祖母的坟比较小,很容易被杂草掩盖,加上征地、修路不断变化,时隔一年去有时候甚至会找不到。他笑称,全家人像“捉迷藏”一样,在田野的角落里四处寻找祖先的墓。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样的传统观念在清明祭祀时最为明显。彭先生的姐姐们要不要参与扫墓,完全看她们意愿,即使到时候没露面,也没人会怪罪。不过在城市里生活久了,彭先生的观念早就改变了。清明前,他会一一给姐姐们打电话,通知扫墓的时间,约大家一起去。 扫完墓,大家把食品摆上,一边聊起各自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好像是向先人汇报似的。清明前后也是翔安胡萝卜收获的尾声,祭祀完毕大家一定会顺路到属于自己的田里,挖点新鲜的胡萝卜回去。 (记者 彭菲) 关键词 乌龙茶 配上带有茶垢的茶杯 民俗专家彭一万说,厦门人清明节扫墓,会习惯带上先人喜欢的食品。 “父亲在世时,每晚睡前都要喝一杯固本酒,还喜欢吃炒米粉,所以每年扫墓,我们都会捎带上这些。”老厦门人陈阿姨说,平时炒米粉有很多煮法,配料也不一样,但为清明拜祭父亲准备的这份炒米粉,用料都是父亲生前喜欢的。 “外公生前最喜欢黄则和的花生汤、韭菜盒,去扫墓前,妈妈都会特意带我去买这些。”小钟说,这些传统食品分散在各家老字号,母亲和姨妈、舅舅们会分头去买,扫墓的时候一起带去。 老厦门人爱喝茶,而且喝的是很“厚”的、酱油水色的乌龙茶。虽然现在很多厦门人不再喝这种“酽茶”,但拜祭先人时,一定会特地去买这样的茶来泡上,还要配上带有厚厚茶垢的茶杯。 扫墓后的分享,也是一种约定俗成——不仅分享大家庭成员一同拜祭时各自准备的食物,也要分享对先人的回忆。很多晚辈对曾祖父母、高祖父母的印象,就是在清明扫墓时积累下来的,这也是长辈期待晚辈能对家风有所传承的时刻。 (记者 林晓云) 东北 关键词 馒头 粉条煮熟要上色 祭祀菜品重品相 清明节,东北人会从四面八方回到祖宅,一起祭奠先人。家里德高望重的老太太早早起来,和媳妇们一起制作祭祀用的祭品。通常有五碗菜,荤素搭配,有鱼有肉有青菜。鱼和肉要煮半熟,青菜不能煮太烂,因为路比较远,祭品得保持品相。这些做好的祭品,还得“上色”。老人们用红纸把煮熟的粉条染上红色,再将红粉条放在每盘菜的上面,红红绿绿很好看。 菜有了,饭不能少。祭祀用来配菜的是馒头,一共15个。五个馒头叠放在一起,下面放三个,上面放两个。馒头的表面插红枣,白色搭配红色。另外还要准备五种水果,最好是当季的,洗净装盘。 这些祭品在墓前摆好,等祖先来“品尝”。如果已故的亲人生前有特别喜欢吃的东西,也会带来。爱抽烟、喝酒的,还要点支烟、倒杯酒。 一切准备就绪,燃起香烛,按长幼排序一一跪拜。这个时候,是祭祀最安静的时候,每个人的思绪都被带入回忆。仪式结束后,祭品通常不带回去,就放在墓前。 这种传统的祭祀方式现在在农村才看得到了,城里人都去公墓祭奠,相对比较简单,通常只是摆一束花、几盘水果,文明祭祀越来越得到大众的认可。 (记者 吴笛) 四川 关键词 刀头 “吃”了粑粑、刀头 还要“请”回家过节 要说清明扫墓,四川才是真正的“扫墓”,因为那里还有土葬。 每到清明节,后辈们就拖家带口,老的小的齐上阵,把坟边的杂草清除干净,再准备祭拜仪式。 祭拜时,除了在坟头插上三根蜡烛、三根香,还有一个“清”,也就是挂清。“挂清”其实也是扫墓的意思,那根“清”,最初就是一根白色的纸糊造型,现在已经演变成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形状了。祭品中,有一碟水果,有一盘像饼干一样的粑粑(如白泡粑),另外还有一个“刀头”,是豆腐块大小的四方形三层肉,过水。烧纸叩拜,扫墓算完成了。 当然,这只是在坟头的仪式。清明节的晚上,家家户户还得在家里供先人。煮一桌子好吃的端上桌,再摆8个碗筷,碗里各盛一点点米饭,一杯酒。摆碗筷时,口中默念“今天清明节,快回家过节哦”之类,意思是“请”先人们到家里来吃饭,一般是夫妻双方三代以内的先人。 “供”之前,还要在家里门角烧一点纸钱。先人们“过节”时,家人最好离饭桌远一些,以免打扰先人“吃饭”。先人吃完后,家人才上桌。先人“吃”过的饭,全部转移到一个碗里,这些饭小孩是不能吃的。 (记者 李小庆) 安徽 关键词 鸡蛋 “清明不吃蛋穷得乱打颤” 清明时节,皖北一带的孩子,会跟着大人们扛着铁锨、提着纸钱,到祖坟上坟。烧纸钱时,要低声喊祖先来领钱。大人们说:“要是不叫,钱就会被别人领走,咱们祖先就领不到啦。”不过,也有的小孩子不好意思喊,默默地烧纸钱,觉得祖先也能“领”得到。 烧完纸钱,再给祖先磕三个头是必不可少的。接下来就要用铁锨给祖先填坟,因为皖北是平原,都是土坟,时间久了刮风下雨,坟头会逐渐变小。后人用铁锨把周边的土再往坟上填,就像给祖先“盖房子”,让祖先“住”得更舒适。 在江淮地区,清明饮食也各有特色。听老辈人说,皖北有清明节早上吃煮鸡蛋的习俗,俗称“清明不吃蛋,穷得乱打颤”。不过,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这一习俗也逐渐淡化了,很少有人“怕穷”在清明特意煮鸡蛋吃。 安徽有些地方在清明节有吃猪皮膏和韭菜炖蛋的习俗。据说,吃了猪皮膏,蝎子不会咬,吃了韭菜炖蛋不害红眼病。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插柳的习俗,安徽也不例外。传说清明也是“鬼节”,人们纷纷插柳戴柳用以辟邪。 (记者 王绍亮) 江西 关键词 打猪草 要做清明果了 快去打“猪草” 每到清明期间,江西广昌县的山坡、田间,有一种生长茂盛的野草,学名鼠曲草。当地人用这种草喂猪,不过有着清甜香味的“猪草”,同时也是做“清明果”的主要原料,祭扫必备。据说,清明吃这个还能带来好运。 “很奇怪,一到清明这种草就自己长出来了。”江西人郭女士说,一场雨水后,山坡上不怎么肥沃的土里,鼠曲草也长势很旺。她一直没想明白的是,没有人播种,这种草是怎么突然之间就长成一片一片的。 郭女士说,看到鼠曲草长出来了,家里大人就会“赶”小孩子去拔草来喂猪。小伙伴们三三两两约上就出门了,像踏青郊游,开心得不得了。鼠曲草带回家里,切成细碎用开水煮,猪最爱吃。郭女士说,以前经济条件不好,有的人家会把鼠曲草当青菜吃,加点盐炒或者做汤都可以。 漳州 关键词 清明粿 主妇采摘野菜 纯绿色食品兼食疗 清明节,漳州很多家庭都要做清明粿。家庭主妇们提篮拎袋,到乡间田野采摘制做清明粿的艾草和鼠曲草。 艾草是一味传统中药,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而鼠曲草据《本草纲目》记录“主治痹寒寒热,止咳”,用艾草和鼠曲草制作的清明粿可算是食疗兼优。 采摘的艾草、鼠曲草先去杂洗净,略煮后放石臼中捣烂,拌和大米(糯米与籼米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磨成的米浆做粿皮。馅料多用花生、芝麻、绿豆沙等,随各人喜好做成甜馅或咸馅。 制作清明粿多用硬木粿模,刻有花草图案,将粿皮料包入馅料后放进粿模压出花纹,垫上竹叶或豆皮,上蒸笼蒸15分钟即可。清明粿如碗面大小,状如龟背。粿皮呈绿色,是地地道道的绿色保健食品,食之有淡淡的清香,在冰箱保鲜十天半个月也不会变质。 清明粿有别于其他节日的吉祥食品。清明粿为绿色,有的在绿色粿皮中间加一点硬币大小的红色。人们带上清明粿,伴以思亲的情感、敬祖的心态上坟祭祀,缅怀先人。从前有些大户人家的祖坟规模较大,墓葬品也多,为防盗墓破坏,需要有人看护,主人家会在清明节时多做些清明粿,分送给守墓人和经常在附近放牧或耕作的农民,答谢他们的看护之情。 漳州乡间扫墓除了清明节当天,也有的选择农历三月初三或三月间其他日子,这便是古已有之的春祭(祭祖),乡村募资演戏、请客宴饮,好不热闹。不同乡村有不同祭祖扫墓日期,亲友间有互送清明粿的习惯。直到今天,漳州乡间仍保留着这种原生态的温馨亲情。 (文/图 林长华 朱亚圣)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当地有人把鼠曲草搅碎,把大米磨成粉,混合起来放进锅里加开水煮,一边煮一边不停搅拌做成米糊。米糊冷却后捏成面团,加盐或糖蒸熟,就成了“清明果”。 “现在吃法越来越多了,有的在‘清明果’里面包肉馅、春笋、梅菜等。”郭女士说,“清明果”是淡绿色的,吃起来“很Q”,有一股清香,配当地辣椒酱味道更棒。 当地居民祭扫时都会带上几个“清明果”,作为祭祀用品。一到清明时节,就有农民挑着一筐筐“清明果”进城,一斤9元。(文/图 记者 谢雨真) 龙海 关键词 五香 油面裹五香 小孩子最爱 张先生是漳州龙海人,在他记忆中,儿时跟着大人去扫墓更像一次难得的“郊游”。“对我们来说,扫墓不只是祭拜先人,也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时刻。”他说,几家同宗的亲人,会带上自家的小孩一起出行。 按龙海的传统,亲戚们相约拎着大包小包的祭品,一大清早就浩浩荡荡出发了。张先生说,那时候的先人都是“住”在很远的荒郊野外,泥泞的田间小道总是被雨水灌成浅池塘,寸步难行,所以每次都是乘坐渔船。省去了行路的劳累,还能欣赏沿途的风光。 扫墓开始前,小孩要跟着大人徒手礼拜,告知土地公与先人。然后清除墓地周边的杂草,也可以描补墓碑上的字。爸爸、叔叔、伯伯们寻一处青草地,抡起锄头轻轻一耙,掘一块成人巴掌大、带着泥土芳香的“草坪”,孩子们则充当人力传送带,把一块块“草坪”运到墓地,修补墓园。 扫完墓,要在周围压上纯黄色的“黄嘏纸”(墓纸)。点香祭拜先人,再祭拜守坟的土地公,焚烧寿金纸。最后一件事,就是给先人烧去银钱纸,让他们有“零花钱”可以享用。由于地域差异的原因,有的地方会燃放鞭炮。 扫墓回家的路上,总会有许多好吃的。张先生最喜欢的,还是用盘型的油面裹着的五香。他笑着描绘了自己小时候的“馋相”:左手拿着一个狼吞虎咽,右手还要先抢一个备着,生怕吃完这个就只剩下空盘子了。(记者 郭文娟)
|
相关阅读:
- [ 04-05]厦门清明首日车流猛增5倍 5条出岛通道堵了三条
- [ 04-05]清明节首都机场未现拥挤 旅客高峰将出现于4月9日
- [ 04-05]厦门清明祭扫:网上祭很火爆 生态葬很冷清
- [ 04-05]福建公布11处高速路易堵点段 清明上高速多留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