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 关键词 馒头 粉条煮熟要上色 祭祀菜品重品相 清明节,东北人会从四面八方回到祖宅,一起祭奠先人。家里德高望重的老太太早早起来,和媳妇们一起制作祭祀用的祭品。通常有五碗菜,荤素搭配,有鱼有肉有青菜。鱼和肉要煮半熟,青菜不能煮太烂,因为路比较远,祭品得保持品相。这些做好的祭品,还得“上色”。老人们用红纸把煮熟的粉条染上红色,再将红粉条放在每盘菜的上面,红红绿绿很好看。 菜有了,饭不能少。祭祀用来配菜的是馒头,一共15个。五个馒头叠放在一起,下面放三个,上面放两个。馒头的表面插红枣,白色搭配红色。另外还要准备五种水果,最好是当季的,洗净装盘。 这些祭品在墓前摆好,等祖先来“品尝”。如果已故的亲人生前有特别喜欢吃的东西,也会带来。爱抽烟、喝酒的,还要点支烟、倒杯酒。 一切准备就绪,燃起香烛,按长幼排序一一跪拜。这个时候,是祭祀最安静的时候,每个人的思绪都被带入回忆。仪式结束后,祭品通常不带回去,就放在墓前。 这种传统的祭祀方式现在在农村才看得到了,城里人都去公墓祭奠,相对比较简单,通常只是摆一束花、几盘水果,文明祭祀越来越得到大众的认可。 (记者 吴笛) 四川 关键词 刀头 “吃”了粑粑、刀头 还要“请”回家过节 要说清明扫墓,四川才是真正的“扫墓”,因为那里还有土葬。 每到清明节,后辈们就拖家带口,老的小的齐上阵,把坟边的杂草清除干净,再准备祭拜仪式。 祭拜时,除了在坟头插上三根蜡烛、三根香,还有一个“清”,也就是挂清。“挂清”其实也是扫墓的意思,那根“清”,最初就是一根白色的纸糊造型,现在已经演变成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形状了。祭品中,有一碟水果,有一盘像饼干一样的粑粑(如白泡粑),另外还有一个“刀头”,是豆腐块大小的四方形三层肉,过水。烧纸叩拜,扫墓算完成了。 当然,这只是在坟头的仪式。清明节的晚上,家家户户还得在家里供先人。煮一桌子好吃的端上桌,再摆8个碗筷,碗里各盛一点点米饭,一杯酒。摆碗筷时,口中默念“今天清明节,快回家过节哦”之类,意思是“请”先人们到家里来吃饭,一般是夫妻双方三代以内的先人。 “供”之前,还要在家里门角烧一点纸钱。先人们“过节”时,家人最好离饭桌远一些,以免打扰先人“吃饭”。先人吃完后,家人才上桌。先人“吃”过的饭,全部转移到一个碗里,这些饭小孩是不能吃的。 (记者 李小庆) |
相关阅读:
- [ 04-05]厦门清明首日车流猛增5倍 5条出岛通道堵了三条
- [ 04-05]清明节首都机场未现拥挤 旅客高峰将出现于4月9日
- [ 04-05]厦门清明祭扫:网上祭很火爆 生态葬很冷清
- [ 04-05]福建公布11处高速路易堵点段 清明上高速多留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