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吕寒伟 樊文岑/文 梁张磊/图 通讯员 高树灼)看到“奇迹宝宝”的病床了吗?是不是有点不一样,别小看这张病床,这可是“鸟巢式护理”。 昨日上午11时许,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新生儿救护厦门分中心里,“奇迹宝宝”安静地躺在病床里接受治疗,气色看起来很红润,胃口也不错。 “宝宝现在由于使用呼吸机没办法自己吃,我们就通过口饲(经口腔胃管喂养)喂养,每3小时喂养一次,他看起来胃口不错。不过由于治疗的需要,每次口饲的量不会太多,配合其它液体补充他的总能量。”护士长许丽璇说。 第一医院儿科吴谨准主任介绍,“目前对‘奇迹宝宝’主要是营养支持和机械通气治疗,我们时刻都在监测着宝宝的呼吸、心电、血氧等生理指标。” 院方表示,第一医院儿科在宝宝的体温管理、液体管理、血糖管理、循环管理和镇静、镇痛管理上都一直在积极地干预着。 那张特定的病床,就是为了让宝宝有个更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第一医院特别采用的“鸟巢护理”,将宝宝的床打造成“鸟巢”的形状。 据了解,这种护理模式模拟妈妈子宫的环境,能让接受治疗的宝宝更加舒适,从而更好地接受治疗。医院还为宝宝配备了一组专科护士进行护理操作。 此外,肇事土方车司机的家属昨天告诉导报记者,对于警方的责任认定,准备提出行政复议。家属看不到消息 导报及时送上门 由于忙着处理交通事故等后事,“奇迹宝宝”的叔叔和叔公忙不过来,关于宝宝的一切消息比记者还滞后。 昨天上午,导报记者与宝宝的叔公赵朝新通了个电话,他目前住在漳州龙池开发区的一个宾馆里。电话中,赵朝新声音沙哑,原来,因为适应不了厦门昼夜温差大,加上连日忙碌,他不小心感冒了。 “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宝宝的健康。”说起“奇迹宝宝”的病情,赵朝新说宝宝现在正在治疗,不方便探视,对于他的消息也比较滞后,希望能够有一份《海峡导报》可以看,好把那些关于宝宝的报道留存起来,并感谢关心宝宝的每一个人。 得知这一消息后,导报记者马上联系了海峡导报闽西南新闻中心的同事,很快,导报的发行员专门赶到赵朝新的住处,将《海峡导报》送上,上面正好有“奇迹宝宝”详细的病情介绍。 接下来,导报还将继续为宝宝的亲人免费赠阅报纸。捐款总数突破100万元 截至昨天,捐给“奇迹宝宝”的善款总数突破100万元。 截至26日下午4点,市、区两级红会共募捐善款478575.05元,其中市红十字会募集40912.65元,区红十字会“3·18海沧奇迹宝宝”专项基金募集437662.40元。 自启动捐款以后,市慈善总会共接到1500多笔爱心款,总数达到54.2万元。 两笔捐款的总数为1020575.05元。 如此大额的善款,如何使用和管理,成为市民极为关心的问题。有人建议,善款应长期跟踪,确保今后全部用在“奇迹宝宝”身上;也有人建议,应把善款扩大到“奇迹宝宝”的哥哥姐姐身上,三个孩子共同成长。 对此,市红十字会采取的方式,是面向市民、公众征求意见。市慈善总会相关人士介绍,将在监护人确定以后,和监护人签订一份详细协议,要求把善款用于宝宝的救治、生活和学习上。善款如何使用 征求市民意见 厦门市红十字会表示,按专款专用的原则,将每一分钱全部用到“奇迹宝宝”的身上。现有及后续的捐款,首先用于支付此次住院的医疗费用,若有资金结余,则征集广大市民意见,与“奇迹宝宝”监护人商定具体的管理使用办法。 市民可登录“厦门市红十字网站”就善款管理方式进行投票,网址为 http://www.xmredcross.org,截止时间2014年4月5日。 最终结果将通过媒体和网站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网络征求意见如下: 1.您认为结余资金保障的对象为: A、仅限“奇迹宝宝”;B、“奇迹宝宝”亲兄妹等3名孤儿。 2.结余资金由红会托管,按月支付给监护人作为小孩的生活补贴,每人每月标准: A、1000元;B、1200元;C、1500元。 如有其他意见,可发送到电子邮箱xmqijibaby@163.com。 |
相关阅读:
- [ 03-26]奇迹宝宝肺挫裂伤医院全力治疗
- [ 03-26]厦门海沧大队为“3•18奇迹宝宝”献爱心
- [ 03-26]厦门“奇迹宝宝”紧急转院 颅内出血已控制
- [ 03-26]奇迹宝宝肺挫裂伤医院全力治疗 暂时任何人都不能探视
- [ 03-26]“奇迹宝宝”因肺挫裂伤转院 已采取机械通气方法治疗
- [ 03-25]“奇迹宝宝”牵动那么多人的心 叔公表达感激之情
- [ 03-25]厦门奇迹宝宝故事上央视 孩子命运牵动更多人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