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者多为年轻人不良生活方式或成失眠主因 “患上睡眠障碍的人多得很呀!”胡雄直言,他每次坐诊,至少有一半都是睡不好觉的病人:有的是单纯睡不好觉,有的是睡不好觉还伴有抑郁、焦虑。 这些患者以20~25岁的年轻人最多,其次是55~60岁的老年人。“以前是老年人失眠的多,现在中青年发病率也在增加,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也往后推迟了。”况红艳说,这跟人们生活方式有比较大的关系,热衷于玩电子产品、缺乏运动等都是造成晚睡的原因。 “2014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调查显示:有近六成国人钻被窝后难以入睡,眷恋刷屏,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罪魁祸首”,平均刷屏时间达29分钟。 今年31岁的陈薇就是“微信控”,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她必定会看下微信里面的“朋友圈”更新,或者刷刷微博。“有时候,和朋友互动几下,有时候,看到朋友发一些精华帖子,就忍不住点进去看一下,这样一来二往的,不知不觉就到了12点多,有时候甚至更晚。”像陈薇一样,郑州有61.8%的人群都是举着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刷微一族”,在床上玩手机的时间平均32分钟。 除此之外,看书(37.6%)、看电视(32.4%)等也是床上休闲活动的首选。 即使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手机、平板,也不能保证躺下就立刻入睡。调查显示,中国人从准备入睡到睡着平均需要26分钟。 熬夜伤身伤神面对失眠要及时自我减压 睡眠占据正常人三分之一生命时间,熬夜不但伤身,还伤神。 睡眠是身体进行调整、修复的过程,况红艳说,长期睡眠障碍易诱发神经、免疫系统疾病。 “最先影响的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如脾气暴躁、记忆力下降、判断力减弱、性格改变等,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精神分裂、肿瘤等疾病。”况红艳说,除此之外,长期失眠还会造成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睡眠障碍?胡雄介绍,要看是否持续一个月出现以下症状:入睡超过一个小时;睡觉后反复做噩梦,醒来后又难以入睡;比平时早醒一两个小时。还有一种情况是,常自己感到睡不好,其实每天睡得已超过8个小时,也不做噩梦,这被称为“主观性失眠”。 睡不着是个病,无法控制地睡太多也是个问题。 “有些人正工作、正上学就睡着了,还有的看病过程中就睡着了……这叫‘睡病’,危害比不睡更大,会严重影响工作生活,有些还会发生意外。”况红艳说。 胡雄提醒大家,一旦出现失眠状况,先自查下最近有什么心理压力,及时给自己减压。找出情绪的来源,向朋友或心理医生倾诉,或选择短途旅行、运动、购物等方式让情绪减轻等。 况红艳则建议患者先查看睡眠质量下降属于哪种形式,若生活规律造成,可改变生活方式进行改善,若上期持续睡眠质量差,尤其是中老年人,则要注意是否有其他躯体疾病,可能需借助药物来改善睡眠质量。 面对如今网上人气颇高的“催眠大师”等催眠软件,况红艳表示,催眠软件属于非主流治疗失眠方法,目前其有效性尚未得到医学界权威试验认证。病患有个体差异,软件对于有些人有效,有些则不然。“若只是因为自己无法放松,这些软件带的催眠音乐和催眠大师的语音引导可能会有帮助。” |
相关阅读:
- [ 03-18]2014年中国睡眠指数公布 舍不得睡影响睡眠
- [ 03-21]中国睡眠指数:"北上广"睡不好 厦门获评好梦城市
- [ 03-20]中国睡眠指数发布 广州人起床最利索南昌最赖床
- [ 09-24]谁最懂国人睡眠?睡眠领导品牌喜临门
隆重启动中国睡眠指数大调查 - [ 09-13]首届世界睡眠产业大会 喜临门启动中国睡眠指数大调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