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厦门同安一托养所收留百名流浪汉 衣着整洁会互相照顾

2014-03-17 16:10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蓝晓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女护工王石绣说:“他们其实懂得感恩,你喂他时,他就笑眯眯地看着你。”

记者探访同安田洋托养院,这里的102名流浪汉的生活有我们意外的一面

整齐的蓝色外套、吃饭还会互相夹菜,还有人被提拔为“助理”,这些流浪汉没有人们想象中蓬头垢面、举止无常的模样。在同安田洋村,102名流浪汉住在一所托养院里。托养院表示,在这里的流浪汉都是自由的,希望有一天都能回归社会,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昨天,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伙食

土豆烧肉和清炒萝卜

热腾腾午餐很受欢迎

昨天上午11点,记者来到位于田洋村一栋5层的托养院,一到三层正在装修,102名流浪人员被安置在四层、五层,第四层是生活可以自理的流浪人员,有70多人。碰巧是中午吃饭时间,记者在四层看到,在厨房围栏外,流浪人员排队等候领取饭菜,见到陌生人来,个别流浪人员突然发出奇怪的叫声,不过,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又转移到了厨房分好的一份份热腾腾的饭菜上。记者看到,午餐一荤一素两个菜,土豆烧肉和清炒萝卜,还有一大碗的白米饭。

面貌

衣着整齐相互夹菜

生活难自理有30人

所有的流浪人员穿着整齐的蓝色外套,头发理得也算利索,有序落坐后,食堂里的流浪人员很快狼吞虎咽起来,有的人会讨开水喝,有的还会互相夹菜,饭后有米粒掉落在地板上,有的流浪人员还自觉俯身捡起。

每天早上,是护工王石绣最忙碌的时候,她要帮第五层的30个流浪人员穿衣服和鞋子,他们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在王石绣眼中,这一层30个人都像是三四岁的孩子,她就像母亲一样。

取名

爱吃鱼就叫“小鱼”

耳朵大就叫“大耳”

苏女士是托养院的工作人员,她介绍,托养院是去年下半年搬到同安的,流浪人员从最初的8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100人左右。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11岁。大部分是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员,有的是哑巴,有的是耳聋,绝大部分无法进行正常交流,也有几个人精神方面有一定问题,被家属送过来托养的。

她说,一半以上的流浪汉的名字是进来后起的,他们不知道自己叫什么,于是托养院就帮他们起名字。有个流浪汉爱吃鱼,就叫“小鱼”,流浪汉耳朵大,就唤作“大耳”,还有一名流浪汉一拿笔给他,他就会在纸上画一把刀,就干脆叫“大刀”。

监管

属于政府购买服务

要求米饭保证足额

同安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这家托养院性质是民办福利机构,从思明区搬过来的,暂时还未对外营业,不收社会上的老人,现承接的是市救助站的流浪乞讨人员,属于政府购买服务,这些人都是没有办法送回家的人员。目前该机构的相关手续还没有完全办好。

同安民政部门主要对托养院的安全、餐饮、卫生等方面进行监管,在搬到同安的几个月间,民政部门的人去暗访过五六次了,吃饭时间直奔厨房检查伙食,要求米饭保证足额。“接下来,我们还会不定时去看一下;我们还要求该托养院,要按照康复医院的标准,增设医疗机构,配备医护人员。”这位负责人说。

故事A

主角:小胖

上百人衣服由他来洗

不让洗他还会发脾气

记者在第四层采访时,突然,一个穿着胶鞋和防水衣的流浪人员蹦蹦跳跳跑进来吃饭,工作人员介绍,他叫小胖,唯一的爱好就是洗衣服,也喜欢玩水,目前,托养院上百人每天换下的脏衣服,多数由他负责清洗,且他是自告奋勇要洗的,不让他洗的话,他还会发脾气。

故事B

主角:“小不点”父子

最小最瘦的流浪汉

在托养院有了“爹”

托养院的工作人员苏女士介绍,托养院最小的孩子被叫做“小不点”,是从孤儿院送过来的,起初瘦骨嶙峋,让人看了都害怕,托养院有个50多岁流浪汉姓李,没结过婚,就一直帮忙照顾“小不点”,到后来,直接把“小不点”当成了自己的儿子,吃饭时总要把好吃的夹到“小不点”碗里,现在“小不点”不仅长胖也长高了。

故事C

  主角:3名助理

他们仨自理能力较好

被“提拔”当护工助手

记者在第五层见到了另外一番景象。第五层的流浪人员几乎都是生活无法自理的,有30人左右,主要由护工王石绣和丈夫梁明从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另外还有3名自理能力相对较好的流浪人员从旁协助。

梁明从每晚要爬起来三四次,看有没有流浪汉从床上掉到地板上。隔天早上,梁明从负责帮整层流浪汉洗澡,而协助他的3个流浪汉则是把流浪汉一个个抱到轮椅上,再推进洗澡房。

文/图 记者 黄文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