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张蓉鑫(右一)早已不是当年的闽南方言门外汉,已能熟练地运用闽南话跟大家对戏了。 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10多年未招新人,专业人士分析称,已经出现的人才断层 歌仔戏爱好者希望,厦门未来能成立专门的戏迷社并得到专业机构的支持和指导 去年年底,为给厦门的歌仔戏注入新鲜血液,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保持着闽南文化独特表演形式的戏种,在间隔多年没有招新人后,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面向社会发出“英雄帖”,启动寻找新演员的招聘计划。 在规定的时间内,有300多人报名应试。经过统一招聘考试,来自江西省宜春市的小伙张蓉鑫,凭借专业课目考试最高分,成为此次招聘考试的状元,上个月如愿成为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的正式编制演员。歌仔戏作为闽南方言戏曲剧种之一,专业考试的状元来自省外而非闽南地区,也成为本次招聘考试最令人关注的话题之一。 □早报记者 丰晓飞 文/图 歌仔戏班招生 13岁时他只身来厦 凭实力被破格录取 张蓉鑫来自江西宜春的一个普通铁路工人家庭。张蓉鑫对民间艺术的最初接触和启蒙,来源于曾是江西民间戏曲高安《绿茶戏》剧团专职演员的奶奶。“小的时候,由于爸爸妈妈都在铁路部门工作,没有时间照顾我,就把我交给奶奶带。”张蓉鑫回忆说,在与奶奶一起生活的那几年,他经常随着奶奶外出演出,奶奶在家时也时不时地教他练习唱戏如何发声,甚至还教他如何用肢体表达唱词的感情,“从小耳濡目染,不仅让我喜爱上了民间戏曲,更让我有了学习民间戏曲的追求”。 2007年,为确保厦门歌仔戏传承后继有人,昔日的厦门歌仔戏剧团与厦门艺术学校联合开办歌仔戏定向委培班。按照委培班学生当初报名时与招生方签订的相关协议,22名歌仔戏定向委培生经过5年的系统学习后,厦门歌仔戏剧团从中择优录取18人,直接进入剧团工作。当年,年仅13岁的张蓉鑫上网时看到厦门艺术学校歌仔戏表演班招生,通过查阅歌仔戏的起源和艺术表演形式等相关资料,他向家人提出了报考歌仔戏表演班的想法。起初,父母并不同意,但在奶奶的劝说和大力支持下,最终,他获得了家里人的一致支持,只身到厦门参加招生考试。尽管当时还不懂得说、也不懂得听一句闽南语,张蓉鑫还是凭借自身扎实的唱功和灵活的肢体表演功底,被歌仔戏表演班破格录取,成为该班惟一一个不会说闽南话的学员,也是全班惟一一个外地人。 歌仔戏班开课后,由于张蓉鑫的嗓音浑厚、体态沉稳,老师根据他自身的条件,安排他学习饰演“老生”的角色,并有针对性地向他传授各种不同的“老生”肢体表演技巧和独特唱腔。 进表演班学习 不懂闽南方言蒙了 苦学半年通闽南话 尽管顺利考进歌仔戏表演班,但不懂闽南话,不仅影响了张蓉鑫学习闽南戏曲的唱腔,也影响了他与同学之间的正常交流。 “平时的戏曲教学中,老师用闽南话示范戏词的唱法,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大多说的是闽南话。”张蓉鑫说,歌仔戏表演班的第一节课,就让他彻底地蒙了,“特别是专业课,老师传授歌仔戏的发声和唱腔表演形式时,都必须用闽南语表达”。于是,张蓉鑫下定决心,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闽南话。 “这孩子很有韧劲,不仅学习起来很执著、很刻苦,为了学会说闽南话,他甚至自创了适合自己学闽南话的方法。”在老师和同学的记忆中,张蓉鑫的那份执著感动了大家,大家一有时间,会下意识地从日常用语开始帮他学习闽南话。同样是毕业于2007级歌仔戏表演班的郑霖玲说,如最常用的吃饭、回家、上课了、熄灯了等日常用语,在多次的教说后,大家会下意识地与张蓉鑫在相应的场景下对话,给他营造一个浓厚的闽南语学习环境。 “他感觉无法一时记住,就用拼音给某一句闽南话相应地标注起来,统一抄写在容易携带的笔记本上,有时间就拿出来读一遍。”此前曾多次到学校给歌仔戏班辅导的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国家三级演员、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曾宝珠回忆说,“我发现,他每次听我的专业辅导课,不仅专注、认真,而且问题也很多,如果听不懂或者对某句唱词不理解,他就会下意识地在笔记本上标注起来,下课时找我一股脑全部问完,不问完就死拖着你不让走,直至他全部弄懂了”。 为了尽早学会闽南话,不拖累日常的专业课学习,张蓉鑫甚至经常利用课余和周末的时间,拖着同学用当初大家都很难听懂的“江西味闽南话”与他对白,让不少同学捧腹大笑。让大家意外的是,仅半年时间,张蓉鑫就能用闽南话跟大家对戏了。 坚守艺术梦想 当导购做兼职等待 两年后进歌仔戏团 据了解,厦门艺术学校2007级歌仔戏表演班的22名学员,除了文化课外,还系统地学习了歌仔戏表演、唱腔、念白、戏曲腿功、身段、把子、毯子功、视唱、乐理、锣经、曲牌等课程,接受过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和海峡两岸歌仔戏名伶的悉心指导。 2012年7月,经过长达5年的歌仔戏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包括张蓉鑫在内的22名学员如愿毕业,然而让他们始料不及的是,尽管该班是厦门歌仔戏剧团定向委培新人而专门开的班,却在他们毕业后因剧团改制和整编,减少了编制而无法接纳他们进入剧团工作。 从歌仔戏表演班毕业到正式考进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成为编制内演员,这两年,张蓉鑫与其他同学一样,与大家一起租住在艺术学校附近的廉价出租房里,平时靠当导购、做兼职等方式打零工维持日常的生活开销。当时大家为了不让所学的基本功荒废掉,甚至利用夜间的休息时间,相约跑到曾厝垵海边练功。 谈及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能如此坚持时,张蓉鑫坦言,大家都坚守了自己的艺术梦想。“毕竟学了5年,我们很喜欢歌仔戏,也不想浪费了自己潜心所学的歌仔戏技艺,我们也深信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不会放弃我们。尽管等待久了点,也苦了点,如今看来却是很值得的。”在他看来,尽管22名同学中目前只有8人成为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的编制内演员,但中心仍在想办法给余下的同学找出路,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家的梦想都能得以实现。 ■延伸 民间戏曲传承 就怕人才断层 “歌仔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主要靠的是人才,因此如何防止传承上的断层尤为重要。”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编剧、教研室副主任林志杰表示,作为地方戏的一种,歌仔戏这样的特殊专业,原本招生就很困难,按照戏曲表演团体发展的自然规律,要防止出现断层,5至8年就必须吐故纳新,“但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最后一批招收的新人,是2000年厦门艺术学校的毕业生,中间有10多年没招新人,实质上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断层。” 据了解,不仅是歌仔戏,在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广为流传的高甲戏、南音,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传承上的青黄不接。今年厦门“两会”上,民盟厦门市委会的提案建议《厦门设立小学和初中戏剧教育试点》。民建厦门市委委员宋佳样认为,“在戏剧的熏陶下,学生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审美能力,改善自身的内在气质,而且通过经常性地排练演出,学生还可以提高自我表现能力”。宋佳样举例说,综合西方发达国家有关戏剧教育的成效证明,在自我放松的情境下学习表演戏剧,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交往的机会,更有利于学生情感世界的交流。此外,通过在校园内进行戏剧教育,不仅可以发现大量的传承人才,更能有效地严防民间戏曲传承上的人才断层。 “鉴于歌仔戏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剧种之一,厦门市政府去年为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解决了8个编制,加上研习中心剩余的2个编制,去年12月底,研习中心公开招聘10名新成员,在厦门艺术学校2007级歌仔戏表演班的毕业生中录取了8名,共4男4女。”尽管如此,谈及厦门歌仔戏未来的传承和发展,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主任朱伟捷认为,目前最重要的还需提高民众对传统戏曲的了解,加大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可持续性,“比如可在现行的定向招生基础上,通过艺校与高校艺术系合作的方式,建立大专班5年制的培养机制,让学员在艺校完成3年的中专学业后,进入高校的相关院系,修完大专课程, 毕业后择优分配至剧团,提高剧团演员的学历水平,让他们在就业上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阿贵与2岁多的女儿对戏 (丰晓飞 摄) 近年来,随着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推出的多个精品剧目陆续公演,特别是《邵江海》和《蝴蝶之恋》均摘取了中国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奖”,让歌仔戏再次受到各界的关注,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享受歌仔戏的艺术魅力。在厦门民间,有这样一群铁杆的歌仔戏戏迷,他们有的经常组团追知名院团演出看戏,有的自编、自导、自演和自筹资金拍摄影视剧歌仔戏。 □早报记者 丰晓飞 一家三口都是铁杆戏迷 夫妻都是资深戏迷 女儿自小跟着追戏 在厦门工作的歌仔戏资深戏迷阿贵,来自漳州长泰的一个小山村,从小就爱看歌仔戏演出。从事媒体工作10多年来,尽管日常的采访任务重、时间紧,他还是尽量挤出足够的时间穿梭于各个知名歌仔戏院团的演出现场看戏,用其多年戏友小黄的话讲,“阿贵算得上铁杆戏迷当中最铁杆的一个了”。 阿贵不仅自己爱看戏,更是千挑万寻,找了一个同样是歌仔戏铁杆戏迷的妻子。结婚后,两人不仅经常结伴去追戏,甚至在女儿楠楠出生后不久,就带着女儿追着自己喜爱的歌仔戏院团奔走于厦门、漳州和泉州之间,演出去哪里,一家三口就开车跟到哪里。用阿贵自己的话讲,“这是我们一家共同的爱好,也是我们享受生活的最佳方式”。如今,在阿贵夫妻二人的影响下,2岁3个月大的楠楠,不仅爱看歌仔戏演出,更能与阿贵对上一段完整的歌仔戏《平贵别窑》戏段,甚至在演唱时还能自然地用肢体来表达唱词的意境。阿贵说:“根本不用我们教,她如今看上几遍后,就能将大概的戏词和唱腔记下来,冷不丁在高兴的时候哼上两句。”
钟萍萍与戏友一起探讨拍摄细节 组建专门的戏迷群 组团看戏论戏飙戏 阿贵不仅爱看、爱唱歌仔戏,甚至在两年前还组建了一个专门的歌仔戏戏迷群,组织大家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相约于公园或海滩,聊戏、唱戏,交流歌仔戏的唱腔和肢体表演。如今每逢大家喜爱的知名歌仔戏院团演出,他们甚至采取组团包车、组团购票的方式,追着到演出地点观戏。前段时间,他们刚刚组织了一个看戏团,前往漳州漳浦,大家有车出车,有钱出钱,赶到漳州歌仔戏剧团的演出点观看当晚的演出。 作为一名铁杆戏迷,阿贵一直努力向身边爱看戏的朋友推荐厦门的专业歌仔戏,在他看来,“其实喜欢歌仔戏的年轻人很多,重要的是让戏迷多一些机会接触,我介绍过一个律师朋友看歌仔戏,结果现在他比我还要‘铁’,经常周末开车带着一些戏迷到漳浦等地观看剧团的演出”。 阿贵说,他所在的歌仔戏戏迷群,不仅有来自厦门、泉州和漳州的戏迷,甚至还有一些来自宝岛台湾的歌仔戏戏迷,空闲时,大家就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聊戏,甚至选择某一个歌仔戏剧目的某个桥段,进行实时“PK”,然后共同分析哪一个唱腔最好听,哪一个肢体表演动作与唱腔最相配。而目前他想做的,就是成立一个民间歌仔戏戏迷社,抽出合适的时间,利用两岸民间艺术节举办的时机,或邀请台湾的戏迷来厦门,或组织闽南地区的戏迷前往台湾,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丰富两岸民间戏曲交流的方式,持续提升歌仔戏的群众基础。
影视歌仔戏《龙驭天下》从服装到拍摄,都是戏迷自己搞定。 “85”后票友拥有数百粉丝 铁杆粉丝有老有少 数十女孩拜师学唱 来自安溪的“85后”女子钟萍萍,在厦门一家企业从事行政工作,她痴迷歌仔戏的程度比阿贵更深一层,她不仅歌仔戏唱得好,还有数百个铁杆粉丝,更有30多个女孩争相向她拜师学唱歌仔戏。她的铁杆粉丝中,大多是“80后”、“90后”,也有部分“60后”、“70后”,甚至还有年纪更大的老年歌仔戏戏迷。 钟萍萍说,她痴迷歌仔戏,热衷于拍摄影视歌仔戏,源于小时候父母经常在家中播放歌仔戏的录像带,戏中的说唱和肢体语言表达,让她耳目一新,她也因此爱上了舞蹈表演。上初中时,在学校举行的春节联欢会上,她和同学一起将歌仔戏的说唱应用于说相声当中,双方的对白,直接用歌仔戏的唱腔和肢体语言来表达,“没想到演出后收到老师和学生的追捧”。 筹资拍影视歌仔戏 全是自编自导自演 钟萍萍痴迷歌仔戏,与阿贵组织歌仔戏迷追着喜爱的院团看戏的方式不同,她与徒弟们一起自筹资金,通过自编、自导、自演和自己摄制的方式,拍摄完整的影视歌仔戏,并上传到自己筹建的歌仔戏迷网站“陆萍网”,免费供戏迷观看。自从2010年年初,以厦门园博苑为主要取景点拍摄了第一部影视歌仔戏《玉无情》后,钟萍萍先后拍摄完成了《箫剑情》、《梦断情天》、《萍影侠风》等4部影视歌仔戏。其中,受前两年穿越剧热播的影响,她所拍摄的影视穿越歌仔戏《萍影侠风》,上传到“陆萍网”后,更是获得了戏迷的赞许。 目前,她和另外30名歌仔戏女戏迷一起,正在拍摄一部名为《龙驭天下》的30集影视剧歌仔戏,目前已拍摄完成前10集。钟萍萍透露,前10集的选景均取自横店影视基地,为了丰富画面的美感,甚至采用了吊钢丝的方式,来诠释飞檐走壁的对打戏场景。她们自己编剧、自己导演、自己化妆、自己拍摄,甚至角色也是她们自己来出演。此外,拍摄影视剧所用的道具、服装,也都是她们自己设计的,后期也是由她们进行裁剪、编辑。 根据《龙驭天下》的剧情需要,后20集将先后前往泉州的清水岩、清源山,厦门的同安影视城、园博苑以及莆田的湄洲岛等处取景。钟萍萍说,按照目前的进度,整部戏有望在今年夏天杀青,年底就可以上传到“陆萍网”,供戏迷免费观看。 钟萍萍透露说,她目前已与台湾的资深歌仔戏编剧、导演取得联系,未来不排除拍摄一部由两岸歌仔戏戏迷共同参与的影视剧歌仔戏,并通过两地的戏迷网站同步免费播放。 钟萍萍歌仔戏唱得好,粉丝不少。(除署名图片外,其他图片均由钟萍萍提供) ■声音 歌仔戏的明天 期待更多戏迷 “无论是什么戏种,重视戏迷的培育是其长足发展的重要一环。”厦门闽南文化研究协会会长、民俗专家彭一万认为,振兴歌仔戏,一方面是剧团要排出好戏,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育戏迷队伍,增加方式,加大力度,“如果没有铁杆的观众捧场,任何剧种要发展壮大,也只能是空谈,因此歌仔戏的明天,除了有精品剧目外,就是要期待有更多的戏迷”。 谈及戏迷的培育,阿贵表示,如果厦门未来成立专门的戏迷社,除了需要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支持,定期派出资深歌仔戏名角与戏迷互动,面对面的交流、手把手的传帮带外,还可以考虑以戏迷社为依托,定期开展歌仔戏学唱公益培训课,借助自身的优势开辟专门的歌仔戏交流角,给铁杆戏迷提供一个固定的交流场所,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歌仔戏的学唱中,丰富歌仔戏传承的内涵,从而培育更多的歌仔戏年轻戏迷,“甚至还可以为戏迷创造演唱条件,让他们在有舞台、有灯光的剧场免费演唱”。 针对两岸戏迷的交流,资深歌仔戏迷林明虾建议,借助每年一届的“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组委会可以考虑先期举办一场“戏迷演唱大赛”,从中精选出有实力的铁杆戏迷,组织戏迷剧团参与民间戏曲的交流。 |
相关阅读:
- [ 03-07]漳州长泰:巧借歌仔戏宣传消防知识
- [ 12-25]歌仔戏《蝴蝶之恋》精彩片段
- [ 10-28]芗剧(歌仔戏)演出精彩图片辑录
- [ 10-28]台湾著名歌仔戏团明华园总团到漳州首演
- [ 10-25]《国民大文化》之台湾歌仔戏
- [ 10-23]歌仔戏(芗剧)
- [ 05-21]厦门歌仔戏台南粉墨登场 曲曲赢得满堂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