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 5日清晨,Aurora号邮轮停靠东渡国际邮轮码头,于是乎,一段跨越三个大洋、沉淀四分之三个世纪的记忆,再次被打开。 Mary Thompson,是Aurora号的乘客之一,70多年前,作为当时英国驻厦门总领事Nicholas Fitzmaurice的女儿,Mary在鼓浪屿度过了她的1到4岁,漳州路5号原英国领事馆官邸,正是她的“故居”。这一次,Mary带着她的女儿Lindsay,奔赴厦门,踏上鼓浪屿,来了一场“寻根”之旅。 当然了,没有首个定居厦门的“老外”潘维廉先生牵线,这趟旅程或许也难成行——老潘著作丰富,关注鼓浪屿的Mary偶然间在网上看到老潘关于鼓浪屿的书,于是乎,1月9日,Mary把一封附满老照片的电子邮件发给了老潘,诉说再回鼓浪屿“寻根”的心愿,老潘积极回应,最终促成了这趟旅程。 回忆 父亲被捕前,烧毁在华30多年日记 驻扎鼓浪屿 平静度过四年,直至日军炮轰 来到“故居”,推开正大门,看着眼前的中央走廊,一股油然而生的熟悉感,扑向满头白发的Mary。 熟悉,只是一种“感觉”,并没有多少影像化的记忆作支撑——1941年底,战火纷飞之下,侵华日军开始炮轰鼓浪屿,Mary随着家人从岛上匆匆撤离,那时,她4岁,记忆,只是依稀的。 Mary的父亲Nicholas于1908年来到北京当翻译。1937年1月,Mary在北京出生,父母带着她回到英国,稍微休整,Nicholas就被委以英国驻厦门总领事一职,带着一家人,来到厦门,住进了现漳州路5号原英国领事馆官邸。 Mary在鼓浪屿上平静地度过了她的1到4岁,1941年底,侵华日军进攻鼓浪屿,打破了平静。 撤离鼓浪屿 转往新西兰,父亲被日军逮捕 迫于战火,岛上各领事无不加紧劝离家眷,Mary一家同样如此,在父亲的力主下,Mary随着她的母亲、哥哥、保姆等人,迅速离开鼓浪屿。由于当时英国同样战火纷飞,没有船只驶往英国,Mary他们只能转往新西兰避祸。 目送家人安全撤离,准备紧随其后的Nicholas却被日军逮捕,关押在岛上当时的救世医院。 “为防泄密,临被捕前,父亲把官邸内的所有文件材料,包括他在中国三十多年的日记,全部烧毁了,很可惜。”说起这段历史,Mary不胜惋惜。 |
相关阅读:
- [ 03-07]9日鼓浪屿“音乐艺术日”将在10个街头演出点登场
- [ 03-07]鼓浪屿志愿者行动报名截止 千人总动员清洁琴岛
- [ 03-06]“鼓浪屿之波”音乐艺术日更多精彩节目曝光
- [ 03-06]让绿飘带成鼓浪屿的“永久牌”
- [ 03-05]“鼓浪屿之波”音乐艺术日更多精彩节目曝光
- [ 03-04]鼓浪屿冲刺申遗 《乡规民约》约法十条入家入户
- [ 03-04]三月鼓浪屿冲刺申遗《乡规民约》约法十条入家入户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