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厦门小学生学消费维权 请到网上看微电影

2014-03-06 17:20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蓝晓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遇到强行搜身可报警。 图片来源 视频截图

厦门晚报讯 吃了属于“三无”产品的辣条会怎么样?没有3C标志的玩具枪为什么不能买?被超市员工要求搜身怎么办?想轻轻松松把这些道理告诉孩子,就让他们看微电影吧!

3月1日,在市工商局和市消保委的组织指导下,普法微电影《让小消费者更有力量》正式上线。这也是全国首部针对中小学生的消费维权普法微电影。

文/图 记者 高金环

实习生 洪玥 通讯员 安娜

1

三个小故事  教孩子大胆维权

该部微电影,由市工商局和市消保委组织厦门大学消费教育宣讲团拍摄。目前已上传至搜狐、腾讯、QIY、优酷门户视频网站。市民可直接搜索“普法微电影《让消费者更有力量》”,然后点击观看。

该片时长约18分钟,包含“都是辣条惹的祸”(当心垃圾食品)、“一把枪的梦想”(小心无3C认证的玩具)、“谁动了我的尊严”(拒绝强行搜身)三个小故事,分别围绕食品安全、玩具质量、强制搜身等内容展开,基本涵盖了小学生日常的吃喝玩乐领域。故事中还穿插有小贴士,告知小观众遇到类似问题怎么处理。

据了解,目前我市多个工商所已拷贝该部微电影,将利用日常进学校宣讲的机会,结合市消保委编写的《消费教育读本》,深化消费维权进校园工作。

2

大学生演绎  深入浅出讲道理

记者注意到,微电影中的主角都是大学生,为了体现是小学生遭遇的故事,特地佩戴上了红领巾。这些大学生都来自厦门大学法学院,微电影是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为了更贴近生活,拍摄前,他们与中小学生反复座谈,才确定消费主题。由于该片是给中小学生看的,得有趣味性、易懂,并巧妙融入消费知识点,他们数次修改剧本,拍摄完后,也剪辑多次。

样片制作完成后,曾在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互动播放。现场“笑果”极佳,宣讲团成员不失时机地进行互动式引导,启发学生们的思维。

该部微电影导演——厦门大学法学院学生陈宇说,特别珍惜这次“演练机会”,因为她发现,看似很浅显的法律知识,想让小学生看懂,其实还挺费功夫。正因如此,拍摄完毕,他们也彻底把相关法律知识“吃透了”。还没毕业,就能用自己所学来帮助小孩子维权,她和她的搭档们特别有成就感。

3

开放式上传  让孩子轻松学维权

读五年级的宋同学说,电影里的三个小故事平时也遇到过,不过不知道怎么处理。看完后,他不怕了,以后遇到被搜身,就按照微电影里教的说一遍,说不通就打110。

“对小孩要搜就搜,搜完也没有交代,对小孩心理会产生阴影。”市民魏先生认为,教会孩子生活,比教会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因为生活知识可以伴随一生。但维权方面的常识,光靠家长单方面灌输不够,因为孩子普遍嫌弃家长唠叨。孩子和家长一起看,看完讨论,不会让孩子太抵触,记得也牢固,还能促进亲子关系。

“和以往走进校园授课相比,微电影的形式更加灵活,不仅可以多次播放,还可以让同学们下载后带回家观看。”厦门市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说,这样一来,同学们可以‘有样学样’,在消费权益受到侵犯时,就启动“维权行动”。他们将该片上传到主流视频网站,而且是开放式上传,目的就是让中小学生能轻松掌握消费维权知识,成为更有力量的小消费者。

【教你维权】

1.如何选购文具用品

  (1)仔细查看产品相关标示,看它是否有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等产品信息。根据《学生用品安全通用要求》,产品合格证上还须标明“执行标准GB”相关字样。

(2)带香味的橡皮、圆珠笔、修正液、荧光笔中大都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果含量超标,就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因此,购买文具时最好不要选择带香味的。

(3)购买剪刀、文具盒等用品时,要注意是否存在尖端、毛边,以免被划伤。

2.吃了路边摊食品肚子疼,怎么办

(1)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保留好相关的医疗票据。

(2)向城管、卫生、工商部门投诉举报。

(3)向经营者要求赔偿。

3.遇到超市要求搜包怎么办

不要紧张,要知道超市是没有这个权力的,拒绝他们这种不合法的行为,并联系家长。

4.商场超市可以“偷一罚十”吗

不可以。如果真的有人偷窃,商场应该交给公安部门处理,决不能私自限制人身自由,更不能作出“偷一罚十”的处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