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不让减负提质成空谈
2014-02-25 12:15:04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蓝晓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不唯分数论 教学成了快乐 可以说,与追求分数的教育评价标准不同,以关注学生健康全面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绿色评价”体系,正在成为厦门教育新型的“指挥棒”。 在集美,乐安中学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超过了三分之二。然而,2012年,厦门市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公布初中教学质量评比情况,乐安中学被评为“厦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校”。而在上榜的30所初中里,近20所都是像乐安中学这样的普通校。 “这得归根于评选标准的变化。”厦门市基础教育处一工作人员说,与往年不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校”的评奖标准不再是中考分数,而是中考总分均值、毕业会考合格率、全科及格率、单科及格率、总分优良率、德育质量评估值和初中学生3年巩固率等7个方面,“正是在评价过程中加入了更多考试分数以外的内容,一些普通学校才会争取全面发展,才能崭露头角,而不是把眼睛都盯在分数上”。 “能获得教育教学的奖项,让我们对学校的发展更有信心了。”学校副校长陈耀辉说,由于学生入学时基础参差不齐,学校曾经恨不得一天当成两天用,甚至要求学生上晚自习,根本不敢开展特色活动,但“加班加点”并没有换来学生的好成绩。经过反思,学校决定用“减负”为自己解开发展“枷锁”,要求教师将作业尽量控制在学生利用自习课就能完成的限度,改变以往“课内不足课外补”的陋习,同时尝试开展大量文体活动。 刚开始,不少教师对“新政”忧心忡忡,但很快便体会到了“减负”的好处:减少作业让学生有了时间参与各种文体活动,各种文体活动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学校生活的多样和快乐。用陈耀辉的话说,“现在,孩子们更加喜欢学校,更加喜欢老师,也更加喜欢学习了”。如今,学校的武术队很有名气,在一些武术比赛上屡屡获奖,每次武术队表演武术健身操,都博得台下观众的阵阵喝彩。 引入第三方 监督学校减负提质 “最严减负令”至今已执行一年,厦门市教育部门多次组织全面抽查,学校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整改,总的来看,情况在不断改善,但因为当前的“大背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仍无法马上得到彻底扭转。 新学期里,厦门市教育局推行减负的力度不减,除了纳入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外,还将对教育管理措施进行适当改革。据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郭献文日前透露,从本学期开始,厦门市教育局首次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通过全市范围的随机抽样调查,来督促学校规范办学,落实减负举措,这项改革措施是我省基础教育领域的率先之举,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此外,还将正式启动“责任督学”,由教育部门聘请专职或兼职人员(以在职督学和离退休老校长、老教师为主),每人负责三到五所学校的教育督导工作,深入学校开展的经常性督导,包括学校管理、招生收费、课程开设情况、学生课业负担、教师师德、学校安全、食品卫生、校风学风建设等八个方面。目前,厦门所有公办民办初中、小学在春节前已经完成了责任督学挂牌。每个学校门口都挂着一个牌子,上面有督学的照片、联系电话,广大学生、家长如果发现学校存在违规问题,可以及时与他们联系。 不过,目前,减负还只是在“单兵突进”。厦门市教育学会会长许十方认为,只有当减负形成一种社会认同的机制,才能真正让学生、家长、学校放心减负,除了继续推行包括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在内的新课程改革外,还需招生录取制度的配套改革,并须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质量监测本身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作为全面了解教育教学情况的手段、发现和诊断教学问题的方法,作为教育决策的一种依据。”厦门市教育局一工作人员说,我们要多途径地了解教育存在的核心问题,寻求对策,“教育要在人的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实现有效对接,必须追求基于多元标准、更加人本化的教育质量,科学的‘指挥棒’能够引导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从而为素质教育的纵深推进提供可靠保障。” |
相关阅读:
- [ 02-19]厦体育中考延至5月落实减负纳入教育质量考评
- [ 02-17]天津出台史上最严减负令 小学生每天最多上6节课
- [ 01-17]高考改革要实现减负与公平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