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鼓浪屿推动社区园圃获点赞 居民自荐当养花顾问

2014-02-22 10:15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鼓浪屿居民有养花种草的习惯。(本报记者 陈立新摄)

鼓浪屿上的荒废空地数量不少。

■由本报与鼓浪屿街道联手倡导的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彩化,将打造“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版的社区园圃

■岛上居民反响热烈,纷纷拨打本报热线报名认养闲置空地,争当“养花顾问”

只要不是下雨天,每个午后,内厝居民曾华香都会在岛上转悠。每当经过内厝澳路119号,她总要叹息一番——里面有排花圃,曾经缀满各色花朵,如今却被凌乱的生活垃圾所取代,一片荒芜。

但昨天,当曾华香再次经过时,无奈已经变成期待,因为,这处“迷失”的花圃,有望重放光彩。

鼓浪屿整治提升持续推进,“房前屋后”美化和“长街背巷”整治有了新行动。本报与鼓浪屿街道联手推动“社区园圃”行动的报道甫一推出(详见本报昨日第5版《鼓浪屿将推出“社区园圃”行动》),便引起居民热烈反响。居民纷纷拨打本报热线968820,从选地、花种等多个方面建言献策,其中还不乏“毛遂自荐”者,希望能成为“养花顾问”。

  

  社区园圃

  真是“高大上”

  上午一大早,龙头社区的小黄把鼓浪屿将推“社区园圃”行动的消息发上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很快,底下就集满了一排排“赞”。有人评论说,“社区园圃”真是“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

  同样收到一片“赞”声的,还有本报热线968820。内厝澳路居民龙招萍说出大伙的心声,“‘社区园圃’行动如果做成,是居民之福!”

  在居民们看来,不用自己花钱就能认养花苗、美化社区环境,还有土壤和肥料供应,这样的好事就像“天上掉馅饼”。惟一需要付出的,就是日常的养护;可是,“种种花、松松土、浇浇水,既锻炼身体,又修心养性,身心皆愉悦,何乐而不为?”

  居民们还有一个心愿,希望能够三五个街坊邻居结伴认养“社区园圃”,一起动手、干活不累,又能增进彼此的感情——这正好与本报和鼓浪屿街道的设想不谋而合,“社区园圃”行动,提倡的正是凝聚居民力量,参与社区自治,打造“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升级版。

  

  认养闲置空地

  电话一个接一个

  身边的哪些闲置空地,可以变身“社区园圃”?居民们纷纷点出空地位置,表达认养意向。

  内厝社区居民柯乃分认为,三丘田码头音乐广场咖啡屋前的闲置空地,应该先绿化美化彩化起来。“这里游客从三丘田上岛的必经之地,太影响形象。”柯乃分表达了认养空地的意愿。

  有的居民建议“社区园圃”先从房前屋后做起。“我们是鼓浪屿康泰路13号小区的业主。我们小区有很多闲置的空地,没有人管,堆满了垃圾。‘社区园圃’什么时候到我们这里?我们都愿意出力。”居民林先生来电说。

  “福州路131号后面有一块很大的空地,里面堆着垃圾。如果绿化成功,就好了!”居民何女士也满怀期待。

  居民们的来电,一个接着一个:内厝澳路296号门口空地,曾经花香四溢,如今却已变作一方枯地;漳州路17号庭院内大片空地落叶遍地,甚至已被生活垃圾“侵占”;蜡像馆旁边的几块花圃成了“瘌痢头”,甚至成为居民晒渔网的所在……这些地方,都牵动着附近居民的心,他们纷纷表达了美化家园,认养园圃的意向。

  

  “种的花要符合

  鼓浪屿的气质”

  鼓浪屿上的“社区园圃”要种什么样的花,同样在居民中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鼓浪屿上的花,应该跟鼓浪屿的气质匹配。”在居民曾华香看来,鼓浪屿是天生的贵族,“如果要种新的花,就必须选一些相对名贵的花种。”曾华香建议将山茶花列入社区园圃的种植计划中——姿容如仙的山茶花,与鼓浪屿雍容典雅的气质相契合。

  养花如育儿,重在过程,更重在养护。昨日的居民来电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花的养护问题,大家认为,“易养护”应作为花种的考量因素,从而确保社区园圃的持续性。居民林聪建提名炮仗花,在这位有四十多年花草养护经验的园艺达人眼中,“炮仗花特别好生养,你越照顾反而越开不了花。”林聪建期待,一簇簇炮仗花能“点燃”荒芜的闲置空地。

  红花也需绿叶配,一片艳丽之中自然需要绿意的调和。居民胡建伟建议:“可以考虑用竹柏进行搭配。”此外,还有不少居民提到了花的季节性问题:“好花不常在”,社区园圃必须种植不同花季的品种,确保花开四季,满庭芬芳。

  

  “顾问团”

  引得居民争先恐后

  在鼓浪屿百年风雨沉淀出的格调之下,想让养花种草的风气深植岛上,除了“地利”,更少不了“人和”。

  花草要靠人力栽种,后期养护更少不了人。为此,本报联手鼓浪屿街道找寻喜爱“拈花惹草”、对花草有认识的社区园圃行动“顾问”,引来居民争先报名。

  居民林聪建就向本报毛遂自荐。这位园艺达人对花草种植、养护都颇有研究,“早期种仙人掌、仙人球,后期种各种树桩盆景。”最多时,林聪建养了两百多盆花。林聪建还向本报建议,可引进高级园艺师,或请厦门专业的花卉协会成员参与社区园圃行动,为日后的养护工作奠定基础。

  内厝社区居民郑仲福也向本报表示,将积极为社区园圃行动献计献策。“我就是喜欢看,喜欢问,喜欢听。”自称“半路出家”的郑仲福,凭借着“看、问、听”成了社区里的园艺达人;在家门前不大的空地里,他精心耕耘着微缩版的田园乌托邦。“鼓浪屿人都有养花的传统,这样的一种爱花、种花的文化必须保留和传承。”郑仲福认为,社区园圃计划是对爱花传统的回归。

  【征集】

  三种渠道请您提建议

  亲爱的鼓浪屿居民,您的身边有哪些“闲置土地”,可以改造成社区园圃?您是否有“拈花惹草”的爱好?园圃里该种哪些花、哪些草?您是否擅长养花种草,愿意成为“社区园圃”行动的“顾问”?欢迎您通过以下三种渠道向本报和街道报名或建言献策:

  1.拨打本报热线968820;

  2.联系本报官方微博“@厦门日报”;

  3.查找并添加微信公众账号“厦门日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