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地震台站网络构建有效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仪可谓是地震部门的“千里眼”,它们24小时不间断地监视和捕捉地壳岩体的细微变化,地震部门通过它们提供的数据对地震展开研究和会商。据了解,这种地震仪可记录小到1级以下的微震、大到8级以上的大震,以及完整的地震波形。 蔡欣欣告诉记者,厦门目前共有5个地震台站,它们组成了厦门的地震遥测台网。今后厦门将再建11个台站,控制台站之间的间距为10公里。“加密台站的网络可以进一步及时准确把握震情、灾情,为地震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平台支撑。”蔡欣欣说。 目前“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正在福建省试运行,厦门也参与试点工程的建设。未来厦门将加大预警台网建设,争取在2015年,试运行厦门市地震预警系统,对外发布预警信息。 此外,厦门拥有4个强震观测台,可以分析、速报地震烈度,快速评估震害。未来厦门将在集美天马山建造一个深井地震前兆观测台站,监测项目包括微震监测、地应力、地磁、地热、GPS等,多管齐下,具有极强的监测能力,目前已经在立项选址,准备动工。 打造地震科普示范校普及居安思危防震减灾知识 防震减灾知识从学校普及开始。厦门唯一一所地震科普示范校——海沧东孚学校系全省首批地震科普示范校之一。据透露,早在汶川地震之前的2008年1月,市地震局就与海沧东孚学校签署共建协议,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防震防灾教育,让他们掌握防震技能,提高应对各类灾害的能力。学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被称赞“有特色也有实效”,省教育厅、省地震局已将“东孚模式”推广至全省。 近年来,厦门还十分重视在市民当中普及防震减灾知识,2013年“五一”期间,市地震局举办了地震科普专场活动,通过互动游戏,使得防震减灾知识的参与受众达万人。 据了解,作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厦门市地震局科普教育基地的展品内容、数量为福建省最多。除每年接待社会各界民众外,还积极配合厦门市科技局科普希望列车到全省8地市贫困山区开展地震科普宣传,播放《蟾童》科普动画片等。 资深地震工作者叶清先生回顾了台湾海峡南部1994年“9·16”地震对厦门的影响,他说这次地震厦门没有出现惊慌逃震造成伤亡事故,正是得益于厦门市几十年来重视在学生和市民中开展地震科普教育。“厦门市民应该学习日本那种长期居安思危的理念。”叶清说,日本处于地震频度和强度都很高的地带,可是因为他们从小就进行科普知识的普及教育,使得他们不管是在什么灾害中都能以不变应万变。“这才是应对灾害最有效,也是最明智的措施。” |
相关阅读:
- [ 01-22]厦门构建地震安全岛 已设四个强震观测站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