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家 从小着“谜” “玩”成杂家 在北京踏实地睡了一觉,郑育斌在元宵节回到厦门。从机场直接来到访谈室,他穿着上电视时那身衬衣,解开最上方的扣子,西装外套搭在手臂上,不见领带。“这才是我。”郑育斌笑着与众人寒暄,不时望向墙上一幅兰花。 熟悉的人知晓,郑育斌是在打量这兰花的品相,原来,这位灯谜大咖的主业实为国画,主攻花鸟。用他自己的话说:灯谜只是爱好。但在他人看来,在爱好这条路上郑育斌已走了很远。 最初“玩”谜,郑育斌受父亲——八闽猜谜高手郑昆吾影响。自幼耳濡目染,让他对谜从认识走向痴迷。“灯谜是门艺术,应该说每个爱谜之人都有过狂热期。”郑育斌的狂热期在十多岁时到来。他至今记得初尝思想风暴带来的喜悦,“家乡一位老先生给出题,谜面是‘体贴’,打一四字词语,当时我脱口而出‘心心相印’。周围人投来的羡慕眼光,让我觉得特有成就感。”郑育斌说,那之后他开始和谜友相邀着参加比赛。1994年首届中华灯谜国手赛上,他成功冲进四强。 沉“谜”30多年,郑育斌深知这门艺术靠的是真功夫:“灯谜要玩好得先成杂家。”这也是他专注国画的原因,文艺上的积累会让谜面更雅致。这个道理,他不时传递给新谜友。 请教郑育斌这些年最满意的灯谜作品,他回答:“总是下一条更好。” 杂志主编 执掌灯谜杂志 酝酿两岸赛事 访谈中,不少媒体问及郑育斌厦门谜界的情况,这正好打开他的话匣。 他说,只要一句话就足以说明厦门谜界的地位——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的会刊《中华谜艺》编辑部就设在厦门。“目前厦门灯谜界的水平在国内虽不能说首屈一指,但也算得上排名前列。”身兼《中华谜艺》杂志社社长和主编的郑育斌如是说。 在这片灯谜沃土上,郑育斌有几个偶像,他们都是一个世纪前“萃新谜社”里的人物。清末民初,厦门的“萃新谜社”与“北平射虎社”一南一北,代表国内灯谜社团的最高水平。“萃新谜社活跃了近三十年,影响了一批人,其中文化名人谢云声及李禧均是骨干。”郑育斌介绍,如今的厦门市职工灯谜协会就是传承了萃新“典雅、自然、准确”的传统,力求雅俗共赏。 还没彻底从活动成功的幸福感中脱身出来,一波又一波前来采访的媒体以及相关事务让郑育斌应接不暇。接下来,郑育斌的日子只会更忙碌。不久前,他和厦门谜协谜友向市总工会提交的“海峡两岸灯谜大会”方案,已经摊开在总工会工作人员的台面上。 这场舆论尖端的电视节目,让郑育斌看好中国当代灯谜的发展。对他来说,幼年时闽南小镇灯谜高挂的场景,若是出现在年年岁岁的中国街巷,必定是极好的。 |
相关阅读:
- [ 04-21]石狮有个农民灯谜高手 一生务农研究灯谜70多年
- [ 02-16]福建农林大学学子勇闯《中国灯谜大会》总决赛
- [ 02-14]漳浦县元宵节活动节目汇总:书法摄影猜灯谜
- [ 02-14]漳州府埕灯谜会猜活动昨日雨中举行 市民热情不减
- [ 02-13]永泰文化艺术灯展持续至19日 还可参加灯谜竞猜
- [ 02-12]建瓯:举办元宵灯谜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