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镇街视窗:
部门直通车:
鹭岛消防 妇联新闻 工会 文明湖里 文明同安 计生委 党工委 电业局 港口管理局 物价局 海事局 旅游局 教育局
企业风采:
海翼集团 夏商集团 厦门国贸 翔业集团 翔业公益
行业频道:
房产 汽车 建材 食品 保健 商会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高校毕业生人才交流会 老妈投简历女儿藏身后

xm.fjsen.com 2014-01-19 07:23  鲍娜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月1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鲍娜/文 张向阳/图)求职的大学生中,有手里拿糖葫芦在吃的,有连简历都没带的,更夸张的还有自己留在家玩电脑,派父母顶着寒风出来代找工作的。90后的哥啊妹儿啊,你确定真的是来找工作,不是逛庙会?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帮助用人单位吸纳优秀毕业生人才,由市公务员局主办的厦门市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才交流大会昨天在体育中心举行。现场一共吸引350家用人单位入场招聘,提供近6000个岗位,省内外上万名毕业生到场对接。

面对90后毕业生表现出的不独立、怕吃苦、责任心差等问题,用人单位也很无奈。“在父母亲朋眼中,上述种种行为可能被视为呆萌可爱,无所谓,但对用人单位来说,碰上这种求职者,基本都是一票否决。”一位人力资源经理好心提醒这些大学毕业生。

他们很盲目

场景一:父母成主角,女儿躲后边

“这是我女儿,学财会专业的,成绩特别好,你们帮忙考虑一下。”昨天在交流会现场,一位妈妈向用人单位推荐女儿,而本应是“主角”的女儿,则静静地站在母亲身边,不发一言。待这对母女走后,两位招聘者无奈对视,摇了摇头。

这家贸易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告诉导报记者,他们已经接待了好几对这样的求职者,“这批90后大学毕业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欠缺,就连找工作这样的事儿,还得拉上妈妈一起”。采访时,导报记者还碰到一位父亲,他的儿子毕业两年了,曾经就业过,辞职后一直不愿意找工作,天天在家里玩游戏,他也很头痛。

场景二:没简历没目标,盲目去求职

在一家教育机构的展台前,周妈妈正在抱怨女儿太粗心,从湖北奔波千里来厦参加交流会,却连简历都没带一份。女儿坐在旁边匆忙书写着个人学历情况,嘴里还在小声地嘟囔:“现在都是网上投简历,咋还要纸质简历呢?”

在招聘现场,这种“呆萌”的大学毕业生还不少。有个姑娘手里拿着糖葫芦吃得正美着,被突然塞到手里的招聘宣传单弄得不知所措。还有的毕业生,看哪家用人单位前的招聘队伍排得长,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跟着去排队,等轮到自己时才发现,专业和岗位要求完全不相及,被用人单位善意劝离。

叶经理是一家大型软件企业的HR,她说,从一个毕业生身上就可以看到他(她)的家庭教育。一些独立性强、有主见的学生,他们的父母一定是敢于放手把更多选择权给孩子。90后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家长过度呵护他们的理由。孩子成年后应该放手让他们独自生活,让子女到社会中去磨砺去闯荡,而子女也应该摆脱依赖心理,学会独立。

他们很明确

场景一:先就业,不在乎工资高低

让用人单位稍稍宽心的是,在昨天入场的近万名大学毕业生中,“天然呆”的求职者还只是少数,相当一部分应届生,还是有非常清晰、清醒的职业规划。

1991年出生的玲玲是厦门女孩,就读于厦门理工学院媒体策划专业。她说,同学们有考研的,有考公务员的,还有一半以上会选择到专业对口的单位找工作。“主要看专业对口不,是不是有学习、发展的空间,如果有,工资低点儿不要紧。”玲玲说,毕竟刚刚走出校门,没有经验,拿低工资也是正常的。

场景二:只找工作环境好的公司

有人看“前景”,也有人看“钱景”,还有的两样儿都无所谓,就看工作本身是否“好玩儿”,适合自己的个性最重要。采访中,多位企业HR反映,这些90后毕业生,与80后求职者的心态不同,找工作时也很看重工作环境合不合心意。

为了吸引这些90后个性一族的目光,有家用人单位还打出了“来这里就业和奥运冠军偶遇”的诱人广告,对于体育发烧友颇具诱惑。这是一家开在南山西路的体育健身会所,其公司福利除提供工作餐、生日礼券等外,还包括在国乒来厦集训期间,近距离接触国乒世界冠军、免费观摩比赛,真是太“有爱”了。

责任编辑:张海燕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频道点击排行
网站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