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厦门的典范新城
——海沧区“两会”聚焦创新,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 核心提示 在近日闭幕的海沧区“两会”上,简短精炼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均衡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为民发展”六个方面客观翔实地总结了一年来的工作。面对2014年的发展,海沧提出“六个新”:打造产业新格局、美丽新城区、幸福新家园、开放新平台、治理新模式和改革新阵地。 (厦门日报记者 杨继祥 林岑 本报记者 杨志艺)通过25年的接力发展,尤其是近三年的“加速跑”,海沧,这列满载着“创新”元素的“列车”,已从偏僻的小渔村驶入“类似岛内、胜似岛内”的美丽厦门“新城区、新社区”。 在7日—10日召开的海沧区“两会”(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无论是从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从代表委员们的竞相发言中,不难发现,有一个词始终贯穿其间,那就是“创新”。 创新,新在心态 2014年,站在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厦门”的元年,以及海沧台商投资区成立25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海沧的决策者深谙,惟有锐意创新,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当好产业转型、新城建设、共同缔造“三个排头兵”。 面对新挑战、新要求,连续几天来,会场内外,代表委员们热烈讨论着政府工作报告…… 创新,新在心态。在谈到2013年的成绩时,庄运武委员说,海沧经济社会事业飞速发展,特别是惠民工程做得很好,这得力于决策者的创新意识。 2013年,海沧区敢为人先,建成全市首个公共自行车系统、全省首个公务自行车,破解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倡导干部公务活动低碳出行、绿色出行。新的一年,他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后续管理,让更多的市民群众能“骑行海沧”。 除了公共自行车,“新厦门人综合服务中心”,也是海沧锐意创新,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缩影。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海沧社会组织的孵化基地,通过互动共治,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民…… 创新,新在业态 创新,新在业态。石油交易中心、红酒交易中心等,是海沧创新业态的代表作。面对三产的蓬勃发展,颜建春委员建议,借岛内滨北汽车城拆迁的契机,引导马青路沿线的石材企业转型升级,吸引滨北汽车商城入住,做大海沧汽车4S产业,5年内交易额冲刺100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新的一年,海沧将立足长远培育六大千亿产业集群(港铁物流及临港产业集群;石油贸易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信息消费和数字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筑现代化产业集群),推动投资环境国际化。” 与此同时,海沧还将不断壮大商贸旅游业,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配套设施,着力融入厦门旅游产业大格局。 创新,新在生态 创新,新在生态。在分组讨论时,刘晚生委员认为,全面深化改革,要特别关注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要用生态发展的眼光,加快推进海沧产业转型,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树立生态发展理念。 政府工作报告描述,海沧未来将更加注重生态宜居和城乡统筹,推进片区整合,强化区域主体功能,实现差异发展。完善提升海沧湾新城品质,有机融入厦门中心城区;全面启动马銮湾新城开发,打造最宜居的生态新城,形成“两湾两城”交相辉映的格局。 “新的一年,要突出转型升级,打造科学现代的产业新格局;统筹协调,打造健康生态的美丽新城区;突出民生优先,打造繁荣和谐的幸福新家园;突出共同缔造,打造美丽厦门的治理新模式……” 海沧,这辆满载梦想和希望的“创新”列车,再次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