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夫妻15年来举债 在厦门办外来娃学校(图)
从吕岭路一路向东,走进泥窟社,各式民宅高低不等。这里是厦门岛内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属于思明区洪文社区。在这个城中村的中心位置,有两栋正规教学楼,这就是玉秀中学,一所由四川夫妇举债近15年,坚持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 一封邀请信 夫妻怀着梦想来厦 20年前,接到在厦门做翻译工作的大学同学的一封邀请信后,在四川老家一所中学任英语老师的万秀红和荣继达夫妇,作出了让家人坚决反对的决定,辞职到厦门打拼。先是荣继达到厦门,在大学同学的介绍下,如愿成为一名英语翻译,在感觉到厦门的“舞台”更大、赚钱比老家多后,他便让妻子也辞去英语教师的工作,一起来厦门打拼。万秀红到厦门后,并没有荣继达那么幸运,而是到一所民办幼儿园当老师,后来又到一所小学担任临时的代课老师。 “那段日子,其实就是在做临时工,哪个学校缺老师,我就过去帮忙。”万秀红回忆说,那几年的生活让她对未来很迷茫,“用现在很时髦的一句话讲,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或许当时就差回老家的勇气了。”最终,她还是在丈夫的一再鼓励下,才决定留下来继续在民办学校临时代课,甚至还曾一度为了贴补家用,去做钟点工、英语补习老师。 因女儿上学 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1998年,女儿来到厦门,彻底改变了两人最初的梦想。“女儿当时刚好7岁,到了读小学的年纪,但因没有厦门户口,无法按当时的政策在厦门读书。”万秀红说,女儿无法就学让他们很无助,因此有了开办外来工子弟学校的想法,“女儿的经历让我意识到,大批外来工子女在厦门无处就读,如果办一所学校,这些孩子不就有书读了嘛”。 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支持。随后,两人从老家筹了8万元,招了6个教师,在洪文社区石村租了几间民房,着手办自己的小学。为了省钱,万秀红自己做窗帘;夫妇俩砌墙、刷白灰……经过近一年的准备,1999年9月1日,玉秀小学诞生了,当时全校只有4个年级48名学生,最小的班级只有两名学生。 近15年来 夫妻坚持举债办学 尽管厦门加大了师资力量,对学校进行扩容,但公办学校“僧多粥少”,依旧无法满足持续涌入的大量外来娃进入公办校读书。而当时的玉秀小学虽小,却受到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欢迎,学生越来越多。 由于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水平参差不齐,老师要分层次备课,有时还得进行个别辅导,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但老师们并没有因此抱怨,而是始终如一地辅导着每一名有需要的孩子。 2000年12月,由于生源持续增多,学校搬迁到城中村泥窟社;2002年投资建成正规的教学大楼,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2004年,学校的学生数量发展到1000人,师资力量跟着扩大。 2005年,由于政策调整,玉秀小学升格为中学,1000多个小学生被分流出去,万秀红夫妇至少损失100万元,而且一切还得从头开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生源流失不少,2010年只剩下不到200名学生。从2010年到2012年,学校亏本50多万元左右。万秀红说,他们夫妻俩曾想过放弃,改做养老公寓等社会公益事业,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为了能让孩子就近读书,村民主动借钱给我们,社区暂缓收我们的租金,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无法面对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尽管当年在老家借的8万元债仍无法还清。 长远的计划 让更多孩子有书读 2009年,外来工子弟学校向科小学校舍租约到期。考虑到已有学生的就学问题,有关部门牵线把向科小学引入由玉秀中学代管。但此举因属“违规”,导致200多名小学生没有学籍,经思明区教育局协调,才得以解决。如今,玉秀中学把校舍租给向科小学收点房租,经营压力还是很大。 “不含向科小学的学生在内,玉秀中学的学生目前有500多人。”万秀红说,为了确保每个孩子不辍学,学校对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减免学费,“每学期都会坚持做,让孩子们有书读,比什么都强”。让万秀红夫妇欣慰的是,学校自创办以来,有许多学生获得市、区级表彰,学校在2010—2012年还连续3年被评为“文明学校”;学校每年都有一些学生考上高一级的省优质达标校。 尽管如此,万秀红夫妇仍是担忧,与公办学校的老师相比,学校目前微薄的薪酬无法留住老师。为此,他们通过规范办学,让老师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同时对老师以情留人。江西籍老师小黄说,他能坚持下来,是被万秀红夫妇对教育事业的那份热爱所感动。 对于学校老师多年的信任,万秀红、荣继达有更长远的计划,他们希望政府能增加投入,争取让玉秀中学向更高一级学校发展,希望学校能被纳入教育部门民办公助的名单,甚至为了能培养更多的学生,让玉秀中学转为公办学校也行。 □早报记者 丰晓飞 文/图 |
- 2013-12-17外来娃“被”学闽南语,有必要吗?
- 2013-11-26外来娃怎么教老师学者齐探讨
- 2013-10-09厦门外来娃都上公办学校 这才是公平么
- 2013-09-22厦门中小学生患龋齿颗数增加 外来娃牙齿更糟糕
- 2013-09-11漳州外来娃开学一周没课本 校长称外来娃需三证
- 2013-08-30厦外来娃都上公办学校,这才是"公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