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镇街视窗:
部门直通车:
鹭岛消防 妇联新闻 工会 文明湖里 文明同安 计生委 党工委 电业局 港口管理局 物价局 海事局 旅游局 教育局
企业风采:
海翼集团 夏商集团 厦门国贸 翔业集团 翔业公益
行业频道:
房产 汽车 建材 食品 保健 商会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设婴儿岛引争议 市民担心鼓励“弃子行为”

xm.fjsen.com 2014-01-03 07:21   来源:厦门网    我来说两句

当年弃婴提看法,特别痛恨“弃子行为”

庄少淳始终无法忘记被亲生父母遗弃的伤痛与遗憾,他说:“不管孩子是健全的还是不健全的,毕竟也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我特别痛恨遗弃孩子这样的做法。”

海西晨报讯(记者吴斯婷)“我本身也是一名弃婴,设立婴儿安全岛,是不是就默许一些人来遗弃孩子?”厦门盲人按摩师庄少淳说,政府部门设立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他担心一部分人可能会理解成“政府替我养孩子,尽管丢”。

晨报昨日刊登《厦门首个婴儿安全岛争议不断中低调启用》一文,并向读者征集对“设立婴儿安全岛”的看法,也触动了庄少淳的内心世界,他敞开心扉向记者讲述了内心真实感受。

庄少淳出生在1983年,由于患有先天性青光眼,出生不到1个月就被父母遗弃。当年,庄少淳的养父在集美一家工厂当保安,值夜班时在厂门口发现一个弃婴,就把他抱回家抚养。16岁那年,养父母双双去世,庄少淳住进了福利院,直到结婚后才搬出来,他在福利院里生活了10多年。

现在的庄少淳生活得很幸福。2012年年底,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为他和妻子举办了婚礼,两人现在在金尚小区金国里34号404室经营自己的盲人按摩店,还计划今年生个宝宝。

但是,庄少淳始终无法忘记被亲生父母遗弃的伤痛与遗憾。“不管孩子是健全的还是不健全的,毕竟也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块肉,不应该遗弃他。我是这样的出身,特别痛恨遗弃孩子这样的做法。”庄少淳认为,为人父母了,应该都是成年人,不应该找借口,不应该有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应该和孩子一起勇敢面对,而不是用遗弃孩子来逃避现实。

庄少淳担心,婴儿安全岛会鼓励一些人遗弃孩子,比如把不健全的孩子放到这里。“政府有很好的出发点,是为让孩子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但庄少淳担心,会不会有一些文化层次不太高的人将婴儿安全岛理解为政府可以替自己养孩子,可以帮自己处理孩子、送人收养,可以尽管丢、尽管遗弃他们。万一真的有人这样想,那容易造成不好的后果。

流向

少数被收养多数留在福利院

厦门网-海西晨报讯(记者吴斯婷)“厦门市儿童福利院现在有300多名孤残儿童,他们当中少部分会被收养,大部分留在院内安置。”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主任王全弟昨日告诉记者,2013年,他们共接收了55名弃婴,98%以上是患有疾病或带有先天缺陷的孩子。离现在最近的一名弃婴,是去年12月31日被送来的。

工作人员说,有的弃婴被人放在社会福利中心大院门口附近,还有的弃婴是公安机关接到群众报警之后,再转送到这里来的。

这些孩子中的少部分会被收养,大部分留在院内安置,一些患病和残疾的孩子会得到治疗和康复。去年,儿童福利院有10多个孩子被国内家庭收养,还有几个孩子被国外家庭收养。

解密

探访儿童福利院里的生活

换季时,大家都有新衣服穿

海西晨报讯(记者吴斯婷)失去了父母温暖的怀抱,生活在儿童福利院的弃婴们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厦门盲人按摩师庄少淳在福利院生活了约15年。他说,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睡的基本都是上下铺,有的一间里五六个孩子,大房间有七八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桌子、柜子,可以放自己的衣物等用品。孩子们一天吃三餐,荤素搭配,餐后有水果。福利院会收到社会捐赠的新衣服,换季时,大家都有新衣服穿,一些家庭会有弟弟妹妹穿哥哥姐姐淘汰的衣服,福利院里反倒不会出现。

孩子们一到就学年龄,就会被送到学校读书。一些残疾孩子会被送到特教学校,庄少淳上的是泉州盲校。健全的孩子会就近在松柏附近的幼儿园、中小学就读。到了能自主管理自己生活的年纪,孩子们会得到一些零花钱用于购买书、笔、零食等。

福利院还经常组织活动,社会上的好心人有时会请孩子们到餐厅里吃饭,或者组织到公园里游玩等。

责任编辑:蓝晓梅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频道点击排行
    网站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