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改革催生“厦门模式”
行政审批权三年将近减半 2012年5月,厦门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这在福建9个设区市中算是晚的。不过,正是借鉴了兄弟城市的成熟经验,从而催生了在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的“厦门模式”。中心共分为经济事务、建设事务、社会事务、公共资源交易等4个功能区。据悉,在中心对外服务的一年多里,共有100个行政事业及公共服务单位、647项审批服务事项、1100多名工作人员进驻。 据厦门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胡亮信介绍,厦门已组织开展五轮审改,大幅减少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环节、转变管理方式,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在去年审批事项大幅压缩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取消、下放、合并、调整审批事项96项,减少比例达21.9%,目前,保留的市级审批项目由2011年的609项,简减到现在的357项。推动市级审批权限下放,有25个市直部门拟向区级下放33项审批项目。并且,市级审批事项的审批时限全部压缩至法定时限的40%以内,平均为35.4%,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压缩至法定时限的60%”的任务。除20个不适合进驻且获市政府批准的审批事项外,其余市级审批事项321项全部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进驻率达到94.1%,基本实现应进必进。审批事项的办理环节全部压缩在5个以内;148个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审一核”。 按照已在实施的第六轮审改计划,审批时限要平均压缩至法定时限的33%,即来即办件量占比提升至70%以上。将用3年的时间,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推动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打造基于信息化基础上的建设项目优化并联审批、企业设立登记照后并联审批、房地产权籍交易并联审批、外经贸企业审批“一条龙”服务、高层次人才全程代办的“一条龙”服务等五个业务品牌,并建设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综合系统、审批数据交换平台和政务资源库,打造市区一体化的行政服务智能中心。 三位一体的“政务综合体” 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厦门模式”中,海沧行政服务中心集行政审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三位一体的“政务综合体”模式,无疑颇具新意。 本着“无围墙政府”的执政理念,以“政府如何为社会公众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社会管理服务”为核心,海沧行政服务中心建成了“一站式”服务管理的“政务综合体”。 海沧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海沧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卢永青介绍说,2011年,海沧区提出了以“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协商中心、求助中心、调解中心和应急中心——五个中心”为一体的战略框架,2012年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政务综合体”。今年初,结合省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要求,“五个中心”引入行政服务中心,打造成了从“行政审批一站式”到“公共服务”再到“社会管理一站式”的“政务综合体”升级版。在此基础上,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依托网格化、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优势,完成了区、镇街、村居三级行政服务体系的全覆盖,实现了全区便民服务的“全响应”。 记者了解到,海沧“政务综合体”实现了单一功能向综合性服务平台的转变,集行政审批、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信息公开、效能监察于一体,不仅有利于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同、高效便捷的办事环境,而且有利于强化服务监督,促进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持续提升。 海沧“政务综合体”的创新模式解决了群众办事不方便、政府管理服务不到位、共同参与社会管理渠道不通畅等三大问题,实现了社会管理服务的“三通一平”,即政令执行畅通、部门协调沟通、政民互动联通,形成平稳和谐的社会管理服务环境。 |
- 2013-12-23党员e家:省直工委常务副书记朱清一行深入行政审批处检查指导
- 2013-12-21取消GDP攀比转变政府职能 编制地方行政审批指数有必要
- 2013-12-16龙岩市公安行政审批窗口五举措提升工作水平
- 2013-12-11佛山南海开出广东首份行政审批“负面清单”
- 2013-12-11国务院再次取消下放68项行政审批项目
- 2013-12-10解读:实现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数量质量的统一
- 2013-12-10国务院决定再取消和下放68项行政审批项目
- 2013-12-10将探索市民可全方位 监督行政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