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半卖?大学生网购被骗21万元打水漂
“网络诈骗以前每个月有100多起,经过近一阶段的宣传,现在每月有50多起,而受害者都是大学生。”记者从集美学村派出所获悉,作为网购一族的大学生,网购受骗现象十分常见,警方提醒网购族在享受拆包裹的欣喜时,不要忘记网络诈骗分子正伺机而动,以各种身份潜伏着。 为了防范诈骗,全省开通了国内首个防骗咨询热线96110-8。 案例1 单反相机半价都不到?买100台! 骗子扮买家卖家,大学生21万元打水漂 一台市价7000元的单反相机,只要3000元就能到手?大学生小马(化名)不仅心动了,还打算一口气买上100台,结果21万多元打过去,却连单反的影子都没见着。 小马在校期间经营了一家网店。有一天,一份“大便宜”找上了门,一位“老板”自称手头上有一批走私的单反相机急于出手,可以以一台3000多元的价格卖给小马。小马还在犹豫的同时,网上另一个买家也联系上了小马,说要订购100台单反相机,在巨大的差价利润面前,小马防备心理被击溃。 买家说,小马是大学生,不相信有购买100台相机的能力,对方要求小马汇11万元作为保证金。小马按照骗子的要求,向 “老板”和“买家”各汇了10万多元的保证金,结果可想而知。 警方调查发现,原来“老板”和“买家”是同一人。而被骗的21万多元中有小马没有缴的学费,还有东拼西凑借来的。 案例 2 抢购物品只需原价的1/19?买100套! 被骗一次想着赚回来,一天连着上当四次 集美学村派出所副所长陈和坤说,在他当班的某天,上午8点巡查到值班室时,见到民警正在帮大学生小高(化名)做笔录,下午4点又在值班室见到了小高。不知情的陈和坤还责备当事民警,一个笔录怎么做了两次。被批评的民警委屈地说,这是小高今天第4次跑来所里报案了。一句话让陈和坤哭笑不得。 原来小高在网上看到抢购的物品只需要0.5元,而市场上的价格为9.5元。小高心想一次抢购100套,之后低价出售也可以挣不少钱。于是,他订了100套,汇款过去后发现上当了。第一次在网上受骗后,小高心有不甘,心想一次才被骗50元,如果有一次成功了,这些钱都可以赚回来,这才有了反复四次被骗的“疯狂”举动。 “骗子就是抓住了同学们的这种心理,试一百遍还得被骗一百遍。”陈和坤一语点中要害。 【调查】 集美12万大学生 八成有网购经历 集美学村派出所辖区内有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十多所院校,在校学生有12万人。记者走访厦门理工学院以及集美大学周边的快递公司了解到,大学生网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大学生小杨说,在校园里、在宿舍里,怎样买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也是每天都能听到的讨论,再看看那些快递公司每天中午就像开展销会一样,在宿舍楼下摆开一长串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邮件。民警称,80%以上的学生有网购经历。 厦门理工学院一家快递负责人吴先生告诉记者,平均每天300多件快递,高峰期能达到600多件。 “一天最少的也要1000多件,光棍节高峰期每天4000多件,七八个人还忙不过来!”集美大学一家快递负责人姚先生说,每天来领快递的同学络绎不绝,“中午和晚上放学是两个高峰,我们三四个专职工人忙不过来,还请了几个学生兼职”。 集美大学另外一家快递公司负责人杨先生说,每天需要派送的快递600多件,高峰期增加30%。 大学生为何热衷网购?大学生网购达人归纳起来,网购优势就在于六个字:方便、快捷、实惠。大四的法学专业林同学说,网购最吸引她的还是其方便快捷,无需逛街,付款方便,节省了不少时间。另外,网上物品种类繁多,提供了很大的对比空间,现实生活中看不到的特色物件或还没上市的商品,在网上也能轻易买到。 【提醒】 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货未到手别急着转钱 集美学村派出所副所长陈和坤说,为了强化大学生的防骗意识,民警制作了大量的标语和宣传单进校园宣传,还发动同学制作了防骗的微电影,征集防骗金点子,举行治安情景剧大赛,最近一个月来的报案率明显下降。 网络购物诈骗常见形式是,骗子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的网络购物网页、联系指定电话,有人联络,骗子往往要求客户先将商品预付款、托运费等汇入指定账户,然后把钱款转走。 陈和坤说,骗子此类骗术并不高明,只是抓住了市民贪图便宜、轻松就能赚钱的心理,在平时只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就能杜绝这类诈骗。 此外,常见的诈骗形式还有骗子冒充国家单位号码,编造事由让受害人把存款打入骗子的指定账户;“医保卡”问题诈骗;虚造“电子密码器升级”诈骗;冒充淘宝网员工诈骗;虚假“购车退税”;虚假“电话欠费”;冒充亲友需汇钱救急等。 “不轻信,不大意,不贪小便宜。”这是陈和坤总结的十一字防骗箴言。在网购时,遇到可疑情况,可拨打96110-8或110求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