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钩“砸”白鹭乱象依旧 厦门西堤口或扩大禁钓区
禁钓牌边,一名垂钓者将鱼钩甩入觅食区 东南网12月2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思亲文/图)鱼钩飞甩,惊飞白鹭!在西堤口,这样的景象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却一直管不好。 “执法难、保护设施屡遭破坏、钓鱼者蛮横、会打游击战。”相关部门这样回应。而这一次,管理部门将再次对此问题联合整治,除加大巡查力度等常规做法外,他们还计划把觅食区的禁钓范围向外延伸。 顽疾:整治多次,白鹭一直被惊扰 2010年10月,中喜(厦门)传媒有限公司以承包形式获得西堤海钓基地五年的经营权。此后,钓鱼者闯入“禁区”的事件就开始不断出现。 2011年,多家媒体先后披露这一现象,当时的责任方承诺加强巡查和处罚。但到了2012年底,经媒体披露,这个现象却仍然未能有效解决,甚至愈演愈烈,责任方再次回应整治。 又过一年,鱼钩“砸”白鹭的乱象依然存在。近3年的时间里,历经多次整治,为何鱼钩“砸”鸟的现象管来管去就是管不好? 探因:多重因素“捆绑”,禁钓难见成效 两天的实地调查,导报记者发现,由于觅食区和垂钓区仅一竿之隔,一些垂钓者便趁机钻起了空子:人在垂钓区,鱼钩却甩进了觅食区。市城管执法局三大队一中队队长蔡志坚对此深有感触,“执法的时候,很多人理直气壮地说自己在垂钓区,还交了钱,凭什么不让钓,这种情况最难办”。 而根据合同约定,垂钓中心应严禁客人前往白鹭觅食区垂钓,但长久以来,垂钓中心对此难以制止,多数情况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此,筼筜湖管理中心介绍,为防止垂钓者进入觅食区,此前曾建了观鸟廊,设铁丝网和护栏等设施,却屡遭破坏,不少人直接翻过观鸟廊。 对此,蔡志坚也说,这些闯入禁区的垂钓者,执法时不出示身份证,也不告知真实姓名,很难开单,有的人和执法人员打起了游击战。 不过,导报记者注意到,尽管各单位有难处,但通观整个过程,职责分散、难成合力则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应对:禁钓区将向南侧延伸50米 针对这个难题,昨日,筼筜湖管理中心和市城管执法局再次表示,将进行联合整治。 一方面,管理中心在督促垂钓中心加强管理的同时,将对观鸟廊进行维护,并在闸口水面加装拦网,阻止甩进觅食区的鱼钩拉回。接下来,中心将和垂钓中心协调,设立水面“缓冲带”,将禁钓区向南侧延伸50米,明确界限,并防止垂钓者将鱼竿甩入觅食区。 另一方面,市城管执法局也将进行专项整治,持续至明年1月初,他们将与筼筜湖管理中心联合,采取纳潮时段定人定岗重点整治与加强日常巡查相结合。今后,两家单位将建立联动机制,在违钓高峰期定人定岗、实时监督闸口区域,对不听劝者,执法人员将依据《厦门市筼筜湖区管理办法》处以罚款。 |
- 2013-12-21厦门西堤白鹭觅食区 禁钓牌形同虚设
- 2013-12-21垂钓者常年“闯入”厦门西堤白鹭觅食区 禁钓牌形同虚设
- 2012-11-16为禁钓西湖公园开闸放鱼 实施多年仍未禁绝偷钓
- 2012-09-29北京将划定河湖禁游禁钓区域 河湖突发将有预案
- 2011-11-24两湖一库管理办法 拟禁游禁钓最高罚万元
- 2011-10-27花50元就可进出禁钓区 垂钓中心还搬椅子助其攀爬
- 2011-10-17筼筜湖垂钓禁区内 钓客无视禁钓标语与白鹭“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