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镇街视窗:
部门直通车:
鹭岛消防 妇联新闻 工会 文明湖里 文明同安 计生委 党工委 电业局 港口管理局 物价局 海事局 旅游局 教育局
企业风采:
海翼集团 夏商集团 厦门国贸 翔业集团 翔业公益
行业频道:
房产 汽车 建材 食品 保健 商会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市民当考官给机关打分 “公众评效廉”现场评议昨开展

xm.fjsen.com 2013-12-18 10:35  本报记者江海苹图/本报记者陈立新昨日上午 来源:厦门网    我来说两句
市民在现场投票。

文/本报记者 江海苹

图/本报记者 陈立新

厦门日报讯 昨日上午,市效能办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开展“公众评效廉”现场评议活动,前来办事的市民现场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厦门市部省属驻厦部门等单位打分,真正实现效廉建设好不好由市民说了算。

公开接受评议

市民现场打分

评议得到了企业、市民的欢迎和积极参与。市民黄小姐认真填写了一份“公众评效廉”调查表,在“市政府工作部门效廉满意度总评分”一栏,她针对各个部门给出了不同的高分。她告诉记者,和以往相比,窗口工作人员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都大大改善了,讲解也耐心了。至于为何不给满分,黄小姐认为尚有欠缺,她建议在信息公开上多做工作,特别是当政策有所改变时,窗口工作人员应及时宣传,让市民更加了解情况,方便市民办事。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让群众行使监督权,让前来办事的市民现场打分,主要是为了尽量让政府的服务对象发出自己的声音,让评议更加真实,更加体现活动的公开、公正。再者,通过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可以有的放矢抓好整改提升,更好地树立机关和基层工作人员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

2

全面反映民意

接受市民监督

2012年,我市评议活动取得明显效果。全年共回收了6886封评议表,网上评议10972人次,群众满意率达97%以上。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2013年7月至12月,我市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公众评效廉活动。在去年活动的基础上,今年的活动更注重常态化,将原来每年一次的服务对象调查改为每季度一次,同时与企业信息点保持密切联系,每月征求一次意见建议,便于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更加充分有效地行使参与权、监督权和评判权,实现与市民“零距离”沟通。

评议活动实行专业部门设计调查问卷,更凸显专业化。今年由厦门调查队设计的问卷,采取电话调查、入户调查等专业方式、程序统计市民满意度,杜绝造假行为。今年问卷的内容针对性更强,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廉”的内容。此外,厦门调查队还专门针对工青妇、民主党派、社团、行政机关的不同特点设计了不同的问卷,使调查问题更贴近民生,评议结果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民意。

今年效廉提升活动的一个主要工作是加强基层效廉建设。因此,市效能办把评议的触角向基层延伸,在被评议重点单位设置了评议箱,同时在各街道和主要小区居委会也设置了评议箱,方便基层、企业和市民在家门口随时参与评议。

在现场评议中,从10月起,市效能办已分别在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开展现场评议活动,并于昨日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开展现场调查。活动过后,市效能办将从市行政服务中心及六个区回收的表格,交给国家统计局厦门调查队、市统计局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市民对我市机关、基层、公共服务企业的作风和效廉建设情况的满意度。

除了在六个区和市行政服务中心开展现场评议外,市效能办还建立了100家企业联系点,随时听取企业对各级党政机关的意见建议。信息公开、评议参与、意见征集平台,让市民随处可见公开,随时可以监督,将评议全程置于全民监督之下。通过活动,促使各级各部门不断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转变作风、简化程序、改善服务、规范管理、完善制度,更多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服务市民,以实际工作成效赢得市民和社会的肯定。

评议很重要,反馈更重要。除了征询群众满意度外,市效能办还要求进行反馈整改,通过评议征集意见、建议,督促各单位边评边改,评改结合,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廉水平,达到优化发展环境的目标。因此,这次评议结合群众投诉、信访件的办理情况,对无正当理由久拖不决以及不配合或阻碍公众评议、调查的情形还设定了扣分值。

责任编辑:蓝晓梅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频道点击排行
    网站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