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旺社区自治效果出乎意料 大包大揽变为让民做主
兴旺社区下沉广场真热闹。(郑伟明 摄) 新华社厦门12月3日专电(记者 孟昭丽)厦门海沧区新阳街道兴旺社区有个“知心亭记”,记录着每位居民为修葺亭子作出的努力。出资的,出点子的,投工投劳的,都一一在案。 谁能想到,知心亭原为“烦心亭”。兴旺社区居委会主任许敏芳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居民一处休闲场所,因风吹日晒,逐渐出现掉漆、天花板落灰等现象,成为社区闹心的一角。 今年9月,作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试点的兴旺社区改变以往“大包大揽”的做法,尝试发动居民来共同改造。出乎意料的是,居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没钱没力出主意”,亭子一下旧貌换新颜。居民还自发组织起来进行日常维护。 兴旺社区是工业区的“城中村”,1.5万人口中有1万多是外地人。“我们的居民来自不同的行业,都愿意为自己的家园建设添砖加瓦,只是过去能参与的机会较少,这需要我们去创造,去搭建,去激发大家共建的热情。”许敏芳说。 育组织,搭平台,建机制。近三四个月来,兴旺社区探索“共同缔造”社区治理新路子,让居民做主,引导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厦门首个居民自治“孵化器”——四民家园成立了,在这里,居民“自己事自己议”,和居委会一起共建、共管自己的家园;理事会、业委会、俱乐部、义工队……各类微组织也不断涌现。 兴旺社区广场景观水池长期浊臭逼人,蚊虫成群。不久前,居民商议着改造这个卫生死角,居民林惠梅提出的下沉广场方案得到认可。大家捐资8000多元,自己动手改造。 “现在小孩可在下沉广场里安全地玩耍,前台还自然成为居民的秀场。”许敏芳说,“大家在这里自娱自乐,活跃了社区文化生活,居委会还节省了经费。” “我带动大家一起来唱歌。”69岁的居民邓斌年轻时参加过文艺宣传队,他在社区做义工,拉二胡,教二胡。“大家一起吹拉弹唱,还可以为社区怎么建设出主意。” 从“挑毛病”到“出主意”,再到“行动起来”。记者采访发现,这里的居民们纷纷从自家的门前屋后做起,绿化美化阳台,认养社区绿地花木和公共设施,还认真实施垃圾分类。“以前社区老年合唱团人总是不够,要我去凑数。现在大家积极参与,我光荣‘下岗’了。”人称“微笑主任”的许敏芳微笑着说,“一样米吃百样人,过去居委会自作主张做好事不见得讨好,现在让大家一起做,都满意。” 西山社 建美丽家园, 变“大包大揽”为“让民做主” 新华社厦门12月3日电(记者 孟昭丽)两个多月前,厦门海沧区东孚镇西山自然村的中心还有一个猪圈,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紧挨的鱼塘多年淤积,藏污纳垢。 如今,猪圈变身凉亭,鱼塘化为清池,石拱桥倒映水中,龙眼树送绿岸边。周边村民的房前屋后修整一新,到处鸟语花香。 106户人家的西山自然村是海沧开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活动的试点之一,探索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政府变大包大揽的“为民做主”为因势利导的“让民做主”,从而带来西山村的巨变。 “8月份,海沧区和东孚镇几位领导过来,和村民一起商量,看如何让西山村更漂亮。大家一听特别高兴,不仅提建议,还自己动手建设美丽家园。”花甲老人谢永良说。 公园怎么建?村民说了算。最初设计的是木亭子、木栈道和木护栏,村民提出木头日晒雨打容易坏,现在都改成坚固耐用的石头水泥建筑。 建好后的凉亭、池塘取什么名字?区领导希望请名人帮忙,但村民觉得自己感受最深,还是决定自己来。 “凉亭就叫‘和谐亭’,国富民强才有和谐社会,而且和谐的发音在闽南话里正好是‘齐心协力’的意思。”谢永良说,“池塘就叫‘金银潭’,土了点,但实在,和谐社会要有物质基础。” |
- 2013-12-10新闻媒体考察组莅海沧 考察创新政府管理模式
- 2013-12-10海沧让台胞陪审调解员参与处置涉台劳动争议
- 2013-12-10海沧区检察院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 推进检务公开
- 2013-12-10湖里区学习考察团莅海沧 考察美丽厦门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