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微信求“赞”有阴谋 暗藏陷阱诱导高消费
现场有时还会制造购物氛围,驱使游客“激情”购物 “很可疑,说好听点是广告,说难听点,实际上就是陷阱!”厦门康辉国际旅行社林志民总经理说。 林小姐的朋友说“带我去购物我也不买”,对此,林志民说,游客被带到购物商场后,不愉快的旅程基本就开始上演了,这种刻意带游客购物的方式会引起游客反感,游客起先不会买,但都已经被带到商场了,会觉得不买白来一趟,多多少少都会买些。现场有时还会制造购物氛围,打“心理战”,驱使游客购物。游客购买后,过一段时间回归理性了,或许才意识到自己所购买的商品不靠谱。 记者看到,旅行券还附赠两张500元的代金券,但要消费满5000元才能抵用一张。林志民说,游客消费只要超过5000元,其商业利润就达到了。 林志民说,游客前往港澳旅行,一定要找国内同城的旅行社代理,并签订明确的服务合同。这样的话,游客在港澳旅行过程中有任何投诉,都能够追溯到责任方。 链接 不少旅游券系违法操作 国家旅游局曾发布警示 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以旅行社名义制作的旅游券,有港澳游、云南游、海南游等,不一而足,均系违法经营旅游业务。旅游质监执法机构为此向广大游客提出如下警示: 第一,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第二,天下没有免费的旅游券。所谓的“赠送”、“免费”,都是以付出更多的金钱和精力为代价的,甚至还会带来身心伤害,请广大旅游者务必谨慎选择。如需执券旅游,请向当地旅游部门核实旅游券发行方的资质,切勿盲目出行。 第三,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应当与旅游经营者订立旅游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如旅游经营者强迫旅游者签定购物协议或有强制交易行为时,旅游者应当机立断予以拒绝。 另外,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出境旅游团队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表示,要整治“零负团费”、“挂靠承包”、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等经营行为。出境游组团社必须与境外地接社签订规范、完备的合同,必须与游客签订旅游合同,明确旅行社的权利义务,也要明确游客应承担的责任。 |
- 2013-12-08网传不法分子利用微信定位作案 看记者实地测验
- 2013-12-06华侨大学食堂推微信外卖 同学:“太方便啦”
- 2013-12-05福州“伪娘”自拍照惊艳微信圈
- 2013-12-05年终报道:2013,你微信了吗?
- 2013-12-05女子微信朋友圈买“名表” 不到一个月就罢工
- 2013-12-05福州“伪娘”自拍照惊艳微信圈
- 2013-12-04误信微信“刷信誉挣佣金” 女生被骗两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