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山顶“听”故事 民俗专家讲述海沧大屏山
东南网12月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骆余民 通讯员 郑伟明 熊东帆 张妙思文/图)你知道,海沧大屏山顶上有一块诉说美丽爱情的“夫妻石”吗? 你知道,海沧大屏山在抗日战争时,为保卫厦门曾发挥过的作用吗? 你知道,这座山为什么叫大屏山而不是大坪山吗? 海沧大屏山公园明年初就将投用。这段时间,不少市民前往公园“尝鲜”。但他们几乎没人知道大屏山的过往。 昨日,海沧的民俗专家,还有居住在大屏山下的居民主动讲述起大屏山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希望能够与市民共享美丽大屏山。 关于名字 请叫我“大屏山” 说起海沧大屏山公园,还得从这座山的名字说起。 在很多人印象中,这座位于海沧大桥海沧一侧桥头的山有过好几个名字:太平山、大坪山、大平山…… 这些名字都是错误的。 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行动中,在大屏山公园的建设过程中,有市民主动提出来要为大屏山正名,建设者们也主动走进山脚下的村庄,去聆听大屏山的故事,希望公园的建设能够体现出大屏山的文化与历史。 海沧民俗专家、海沧区政协委员廖艺聪给了一个答案:“大屏山”才是正确的称呼。 廖艺聪说,在1990年,海沧大桥收费站东侧山峰会被确名为“太平山”,游人或称“大坪山”,是因为这些名字在闽南话中的发音均与“大屏山”相同,误导了当时进行地名勘查的工作人员,“大屏山”被误写成“太平山”。 廖艺聪曾走访了大屏山脚下的村庄,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他注意到,“太平山”与海沧农场的“大岩山”、未来海岸的“大观山”同为文圃山脉的诸峰,都是“大”字辈的山,不是“太”。 廖艺聪说,坊间称,这座山是石塘村的风水山,这一说法与海沧的民间传说相印证。 据《海澄县志》卷一载:“楼山,势如列屏。” 廖艺聪认为,楼山与大屏山为同一侧峰,即山腰与山顶的关系。其名为“屏”才符合这种说法。以此,此座山山名应为“大屏山”。 后来,廖艺聪就向海沧区提议为大屏山正名。 这件事情也引起了海沧区有关部门的重视,海沧区民政局与建设部门及市政管理公司达成共识,同意在项目立项建设及规划中以“大屏山”为名。 目前,《厦门市地名志》依旧用“大坪山”来称呼“大屏山”。导报记者了解到,厦门市有关部门也在着手准备为“大屏山”复名。 关于抗战 这里是观察日军行踪最佳点 “这是我们村的风水宝地。”今年60多岁的谢富坤居住在大屏山脚下的石塘村,他是村里谢氏家族的族长。 谢富坤回忆说,数百年前,他们的祖宗将家安在大屏山脚下之后,就要求族人保护大屏山的一草一木,甚至山上的石头也要保护,不能上山砍伐。 在山脚下长大的谢富坤,小时候经常爬上山顶。在他记忆中,山上还留下了很多战壕。“那些战壕都是抗日战争时留下来的。”谢富坤曾听村里的老人讲述抗日战争的故事,日本军队曾侵占厦门。 那时候,大屏山满山的树木和花草,对我军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隐蔽点。 谢富坤说,大屏山海拔有230米左右,在山顶可以看到厦门岛全景,以及集美、同安等。我军充分利用大屏山这一制高点,就可以观察到日军在厦门岛内的行踪,以及敌机的飞行路线等。 据介绍,大屏山成了我军抗战获取敌方情报一个制高点,为保卫厦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关于爱情 山上有块爱的“夫妻石” “山顶还有块夫妻石呢!”谢富坤和大屏山公园的建设者们,都在大屏山顶上见到了传说中的“夫妻石”。 沿着台阶,爬一个小时左右,你就可以在山顶看见两块大石:相偎相依,中间虽有一裂痕,却又浑然一体。 这两块石头一大一小,就像夫妻两人依偎坐在山顶看厦门美景。 较小的石头被石塘村民称为妻石,其婀娜玲珑,曲线起伏,有如妩媚少妇;较大的那块石头则为夫石,高大沧桑,虎背熊腰,恰如一名血性汉子。 经过岁月的洗礼,“夫妻石”已是通体灰黑,很难看出文字的痕迹。但在当地村民的指点下,在“夫石”的“当胸”还是隐约能看到石刻的文字。 “首咏夫妻石,姻缘盟夙昔,永世共山居。暑至露为绤,寒来日作袽。星辰妆古帐,天地结高座。足下青云起,相邀入太虚。谢桢豫章氏题。”石塘的村民们将“夫石”摩崖石刻上的文字还原了出来。 谢氏族人说,这首将“夫妻”描画得情深意长的《首咏夫妻石》,就是石塘谢氏才子“谢桢”所作。 据谢氏族谱记载,谢桢生于顺治九年,卒于乾隆十年,这说明题词之时距今已有数百年。 而关于大屏山的故事,或许你知道的远远不止这些,如果你有更多大屏山的故事,欢迎拨打热线一起来讲述你所知道的大屏山。 |